俄罗斯已切断乌克兰一半以上的天然气生产——彭博社。文章说“基辅本周早些时候告知其

天天纪闻 2025-10-10 13:35:27

俄罗斯已切断乌克兰一半以上的天然气生产——彭博社。文章说“基辅本周早些时候告知其盟友,10月3日,俄罗斯针对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地区的大规模炮击导致该国约60%的天然气产量中断”。   要知道,乌克兰本来就不是什么能源大国,每年都得从国外进口不少天然气,现在本土产能又掉了一大块,能源缺口瞬间就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乌克兰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去买天然气来填补这个缺口。本来打了这么久的仗,乌克兰的财政早就捉襟见肘了,2022年GDP就掉了一大截,好不容易2023年有点回升迹象,这下又得被能源问题拖后腿。   天然气这东西不像别的,说停就能停,老百姓要取暖,工厂要开工,都离不开它。尤其是现在已经10月份了,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了,到时候天然气需求还得往上涨,这进口量和进口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钱从哪儿来呢?乌克兰自己肯定拿不出这么多现钱,只能去找那些"合作伙伴"借钱。于是贷款账单就这么摆在了七国集团、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欧盟委员会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机构的桌面上。   这些债主可不是慈善家,借钱给你可以,但肯定得有条件。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你能不能还得上钱,所以为了确保乌克兰的还款能力,一系列紧缩措施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首当其冲的就是提高电价。本来乌克兰的能源价格就因为战争波动不小,现在为了节省开支和满足债主要求,只能进一步提高电价。   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家庭用电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尤其是冬天取暖季,每个月的电费账单可能就得翻倍。   对于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本来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就高,电价再涨,生产成本跟着往上走,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那些耗能比较大的企业,比如钢铁、化工这些行业,日子就更难过了,说不定还得减产甚至裁员。   然后就是加税。政府要增加收入来偿还贷款,提高税收是最直接的办法。企业税可能会提高,增值税说不定也得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或许也会被压低。   这一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又被削弱了,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也减少了。本来经济就不景气,大家手里的钱就不多,加税之后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市场需求萎缩,整个经济活动都会变得更加艰难。   小商贩、个体户这些群体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本来利润就薄,税一涨,说不定就得关门大吉。   这些措施带来的连锁反应还不止这些。企业运营困难,就会减少投资,新的项目不敢上,正在进行的项目也可能搁置,这就导致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失业率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家庭收入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而且能源价格上涨会带动其他商品价格跟着涨,通货膨胀压力本来就不小,这么一来更是火上浇油,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全面上升,生活质量下降。   更麻烦的是,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本来就因为战争遭到了不少破坏,这次60%产量中断更是让能源系统雪上加霜。就算进口了足够的天然气,运输和分配也是个问题,输气管道、储存设施可能都需要维修和升级,这又得花一大笔钱。   而且现在国际能源市场本来就不稳定,天然气价格受地缘政治影响波动很大,乌克兰大量进口的时候,很可能正好赶上价格高点,这无疑又增加了财政负担。   之前乌克兰也一直在想办法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比如从欧盟进口更多的天然气,或者发展可再生能源。   但可再生能源这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大量投资,短期内根本没办法填补天然气的缺口。欧盟虽然会提供一些帮助,但也不可能无偿援助,还是得通过贷款的方式,这又回到了借钱还债的循环里。   俄罗斯这一手确实够狠,直接抓住了乌克兰的能源软肋。通过打击能源设施,不仅能削弱乌克兰的经济实力,还能通过后续的连锁反应影响民生和社会稳定,从而达到施压的目的。   而乌克兰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不借钱买天然气不行,借了钱又得接受苛刻的条件,这些条件又会进一步伤害经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乌克兰只能寄希望于国际社会能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但这都需要时间,眼下最紧迫的还是解决冬季的能源供应问题。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个冬天可能会格外艰难,既要面对战争的威胁,又要承受能源价格上涨和税收增加带来的生活压力。   而对于乌克兰政府来说,如何在满足债主要求和保障民生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困境中维持经济的基本运转,都是巨大的挑战。

0 阅读:29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