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的消息刚传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上:那超过十万的哈马斯成员、家属还有支持者,往后该去哪儿? 说起这事儿,得先捋捋历史旧账。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当年被迫从约旦撤走,转头去了黎巴嫩。本来以为能安生,结果他们在当地搞起小王国,武装力量越来越壮,挑战当地政府权威。结果呢,黎巴嫩内战打了十五年,国家从富裕地儿变成废墟,经济民生全崩盘。周边国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谁也不想重蹈覆辙。接收一大帮有武装、有政治野心的群体,等于开门请狼,容易请难送。 再看约旦那段,黑九月事件闹得天翻地覆。巴解武装直接对国王下手,差点儿就把国家搅和得改朝换代。国王侯赛因调集军队,坦克飞机齐上阵,把他们赶了出去。从那以后,约旦对这类事儿特别警惕。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学乖了,海湾那边的沙特和阿联酋,有钱归有钱,但他们正忙着和以色列搞关系正常化,图个稳定环境做生意。哈马斯这种不确定因素,谁敢放进来搅局?他们顶多出点儿人道援助钱,绝不敞开门。 埃及的态度更硬气。作为加沙的邻居,拉法口岸那堵墙就是铁板一块。埃及在西奈半岛本就有极端势力闹腾,哈马斯要是渗进来,思想上合流,准得点燃更大火药桶。埃及政府可不想赌这把,接收十万人进来,等于自找麻烦。其他国家也差不多,伊朗那边虽支持哈马斯,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不会大规模收留。整个中东,没人愿意背这个包袱,怕历史重演。 这十万人不是简单数字。英国智库数据说,冲突前哈马斯后备力量四万多人,战后剩五千到一万核心战斗员。这些人身经百战,组织严密。但更大头是行政体系,哈马斯管加沙十几年,养着数万公务员、警察、教师和法官。他们靠哈马斯发工资,执行命令,家属一大堆。要是解除了武装,这些人丢了饭碗,怎么活?思想上还受哈马斯影响深,潜在风险不小。 哈马斯领导层可能获赦免,允许离开加沙,去接收国。但核心成员和支持者呢?协议提到,愿意和平共处、交出武器的,能得赦免。但很多人怀疑哈马斯会不会真解散,还是会地下重组。过去经验看,武装团体散了又聚,麻烦不断。加沙重建得花几年,基础设施全毁,联合国说至少需600卡车援助一天才能勉强恢复。 留在加沙是唯一选项,但难题一大堆。以色列不想再管日常事务,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法塔赫名义上代表,但他们在加沙没根基,民众不买账。要是强行接管,准得闹内斗。权力真空下,各种小派系抢地盘、争资源,比打仗还乱。协议提到过渡政府,但谁来组?特朗普计划里,可能有外部委员会管事,甚至改教育课程,但落实起来阻力大。
加沙持续2年的大轰炸停止了,200多万加沙人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以色列国防军司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