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不少景区周边的空地上,帐篷一顶挨一顶地支了起来。 年轻人算得很明白。热门旅游城市,随便一间普通酒店客房,价格能冲到上千元。一顶能用上好几年的帐篷,均摊到每个假期,成本几乎可以忽略。月收入就那么几千块,住几晚酒店,小半个月的工资就没了。选择帐篷,不是不喜欢床的柔软,是钱包实在撑不住那份柔软。钱省下来,可以多吃几样特色小吃,多买几张景点门票,更实在。 帐篷也不单单是省钱的选择。夜里听着风声,早晨被鸟鸣叫醒,这种贴着地气儿的体验,是关在酒店房间里感受不到的。年轻人在朋友圈晒出帐篷边的炊烟、清晨草叶上的露珠,这些画面传递着一种随意和自在。他们厌倦了所有酒店都一样的白床单和标准化布局。自己找地方、自己动手安家,这份自己掌控的感觉,比什么都强。 这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年轻人不再把旅行和享受酒店划等号,睡帐篷不是凑合,是他们主动选择的一种更聪明、更自由的玩法。当酒店的价格在节假日水涨船高时,年轻人用脚投票,选择了更开阔的天地。这谈不上消费降级,只是他们更清楚该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怎么用自己的方式去看世界。
人怎么可以尴尬成这样已经抠出几座城堡了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