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敢发动世界大战吗? 中美贸易战,中国现在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了特朗普发起贸易战,有点像当年的“朝鲜半岛战争”,特朗普有点像那个麦克阿瑟。起先他并没有预料到中国会进行坚决的回应和反击。致使这场贸易战争也是爆发了“三次加税战役”,直到把美国海关系统都给打崩溃了,特朗普才惊慌失措。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30年胡佛政府推行《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两万多种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结果引发全球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导致美欧贸易量锐减三分之二,全球贸易萎缩60%以上。近百年后,特朗普似乎完全没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2025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将中美关税战推向新高点。中国随即宣布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34%的进口关税。这场贸易博弈在短短几天内迅速升级,双方关税一度互加到125%的惊人税率。 就在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国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10月9日,中国商务部连续发布多道出口管制公告,目标直指稀土、超硬材料、锂电池等关键领域。这些措施精准打击了美国的科技命脉。 中国掌控着全球稀土冶炼分离能力的90%以上。一架F-35战机需要约400公斤稀土材料,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要超过4吨。这些管制措施直接卡住了美国国防工业的咽喉。 同时,中国宣布对美船舶征收阶梯式特别港务费,作为对美国歧视性港口费的对等反击。这套“贸易+科技+物流”的三维打击,让特朗普政府措手不及。 美军内部的焦虑感与日俱增。美国空军四星上将迈克·米尼汉在内部备忘录中直言:“我的直觉告诉我,2025年将会有一场战斗。”尽管五角大楼紧急辟谣,但这一事件暴露出美军在中美力量对比上的不安。 军事推演的结果更让美国绝望。美军退役中将罗伯特·希诺特坦言:“如果现在开战,美国会输;美军要到2030年才可能有胜算。”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已使第一岛链区域几乎成为“禁区”。 特朗普急于结束俄乌之战、巴以之战,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腾出手来应对中国。但这种战略调整来得太晚了。中国已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主动出击的姿态让美国难以招架。 大豆贸易成为美国的最大痛点。中国自2025年5月起对美大豆订单归零,特朗普推出补贴政策安抚豆农,但无法替代庞大的中国市场。农业州作为共和党关键票仓,特朗普的焦虑可想而知。 中国不仅在对美斗争中占据主动,还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合作空间。阿根廷顶住美国施压,与中国续签35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东南亚国家也积极承接中国转移的产业,2025年越南、印尼对美出口分别增长28%和24%。 有分析认为,若中美发生军事冲突,全球将在24小时内见证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崩塌。这一判断基于一个残酷现实:美国全球霸权的核心支柱正是其军事优势,一旦美军在实战中失利,将引发连锁反应。 今天的美国陷入了两难困境。发动战争意味着立即失败,坐视不理则面临霸权缓慢衰退。而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民族复兴的历史目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朗普刚对中国“掀桌子”,半天时间都不到,美国马上就露怯了半天时间里,特朗普
【56评论】【5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