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蒙古国那边确实不好过,各种消息看下来,一个字:难。难在哪?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法国、德国、西班牙加起来还大,地下埋着数不清的铜矿、煤矿、稀土,按理说守着这金山银山,日子不该差。可问题是,这些宝贝疙瘩运不出去。 首先得说这基础设施,简直是 “先天不足后天不补”。整个国家铁路总里程刚过 2000 公里,156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铁路密度还不如咱们国家一个地级市,而且绝大多数是苏联时期修的单线宽轨,轨距 1520 毫米,跟中国的标准轨差了一大截。 这就意味着,从蒙古矿区运出来的煤和铜矿,到了二连浩特口岸必须换转向架,每节车厢抬上抬下不说,光这个过程就得耗上几个小时,每吨煤炭成本硬生生多掏 2 到 4 美元。 公路更别提了,像南戈壁省的奥尤陶勒盖铜矿,离甘其毛都口岸才 300 公里,却全是碎石土路,雨季的时候卡车时速连 20 公里都跑不到,运费比澳洲铁矿足足高出三成,拉一趟矿的成本能吃掉小半利润。 更讽刺的是,中蒙边境长达 4700 公里,跨境铁路却只有扎门乌德到二连浩特这么一条,2024 年甘其毛都这个最大的公路口岸过货量才刚破 4000 万吨,可光是 2025 年 1 到 8 月蒙古对华出口的煤炭就有 4935 万吨,剩下的只能堆在口岸风吹日晒。 交通的坑还没填完,政策又成了 “拦路虎”,简直是把外资往外赶。2008 到 2023 年这十五年里,蒙古国换了 9 个矿业部长,平均任期不到 20 个月,一个运输基建项目刚谈出点头绪,谈判桌对面的人就换了,方案自然得推倒重来。 甘肃有家民营企业早年凑了 1000 万去蒙国开金矿,说好中方出资金设备、蒙方出矿权,结果矿还没挖成,政策就变了,血本无归都是常事。 更典型的是奥尤陶勒盖铜金矿,这矿底下埋着 3110 万吨铜、1328 吨黄金,本来能撑起蒙古三成 GDP,结果 2010 年把股份卖给力拓,项目刚开工就出幺蛾子 —— 蒙古自己没电网,全靠中国线路供电,每年付 1 亿美元电费还不踏实,非要逼着力拓掏钱修电厂,把采矿的钱挪去盖电厂,成本从 53 亿涨到 70 多亿。 后来又突然要补 1.55 亿税,没过几年又逼着力拓花 31 亿买剩余股份,法律写得含糊其辞,全凭官员一句话,这样的环境谁敢砸钱修铁路? 图木尔泰铁矿项目更惨,投资 2 亿多美元快投产了,蒙方一句 “违反环保法” 就把矿权没收了,这样的操作下来,外资躲都来不及,更别说帮着建运输通道了。 地理上的 “先天缺陷” 更是把路堵得死死的。作为内陆国,蒙古的矿产只能靠中俄两个邻国转运,相当于脖子被人攥着。 往中国运得看口岸脸色,2016 年就因为外交问题,中国限制铜矿走煤炭口岸,卡车在零下 16 度的严寒里排好几天队,整个供应链差点断了,想转卖日本试试?运费直接让利润归零。 往俄罗斯运更折腾,得穿过贝阿铁路,还得排队等港口泊位,冬天港口冰封期直接停航,时间成本翻好几倍。就算想修新通道,难度也大得离谱,之前计划修一条对接天津港的标准轨铁路,议会担心 “被战略控制” 直接否了,项目文件改了五稿还是躺在抽屉里。 后来总算想通了要修 271 公里的输煤专用线,投资 14 亿美元得靠中外合资,自己只出三成还得负责征地,从动工到完工最少要三四年,这还是顺利的情况,可矿区的煤根本等不起。 更要命的是,就算花大力气把运输通道修起来,后续的麻烦也没个完。满都拉口岸之前因为露天堆煤,粉尘飘到 20 公里外,牧民天天抗议,最后花 1 亿建密闭大棚才解决,这又是一笔额外成本。而且蒙古经济太脆弱,2024 年 GDP 才 236 亿美元,外债却高达 300 亿美元,连印钞票都得找德国人,根本拿不出钱维护基建。 想靠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管道赚点过境费,结果俄罗斯财政紧张,三年给不了税收优惠,项目进度直接滞后,本来指望的红利全成了泡影。 现在蒙古铁路货运能力才 620 万吨,就算按规划到 2030 年能涨到 1.8 亿吨,可光是目前没运出去的矿产就堆成了山,更别说未来新增的产量。 说白了,蒙古的难是层层叠叠的死循环:想运矿得修铁路,修铁路得找外资,外资怕政策变不敢来,没外资就修不了铁路,矿运不出去就没钱,更修不起铁路。 那些埋在地下的铜矿煤矿,就像锁在保险柜里的钱,可钥匙却丢在了满是坑的路上,守着金山银山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日子能不难吗?
东方大国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不来抱中国
【6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