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2025年10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

红雯看国际 2025-10-12 18:57:50

快报!快报!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2025年10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过去一周内,俄军对乌克兰军工企业、铁路和港口发动6次集群打击,其防空系统更宣称击落1719架乌军无人机,创下单周拦截纪录新高。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强调,乌军在顿涅茨克方向挫败俄军解围攻势,并通过战术穿插切断了多支俄军部队的补给线。   这些数字背后是现代战争的新变化。俄军说击落近两千架无人机,但乌军无人机很多是民间造的——乌克兰官方说60%的作战无人机用开源代码和电商零件组装。想想看,几百块成本的无人机,俄军要用几十万的导弹去拦,这成本账怎么算都不划算。更关键的是,乌军无人机现在能飞到俄罗斯本土,从炼油厂到核潜艇基地都敢去,说明战场范围早就没边界了。   俄军的拦截数据其实有门道。比如有的部队把机械故障坠落的无人机也算进去,理由是“只要起飞就算威胁”,这数据难免有水份。乌军呢,更擅长用短视频打宣传战,他们拍无人机穿越火网的第一视角视频发网上,用视觉效果让人觉得“战术很精准”。两边都在打信息战:俄罗斯靠数字撑场面,乌克兰用画面塑造优势,老百姓看了心里都清楚,打仗不是数字游戏。   联合国开会说要保护平民,但匈牙利等7个欧盟国家2025年进口俄罗斯能源反而增长40%,一边制裁一边买能源,这操作有点“双标”。西方给乌克兰防空武器挺积极,但远程导弹始终卡着不给,明显是怕冲突扩大,这种“选择性援助”让战争的复杂程度更高了。   现在打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乌克兰民间能用农用无人机改成武器,俄罗斯防空系统虽然创下拦截纪录,却没法切断无人机的零件供应——零件能通过邮政送到前线,炸掉一架马上又有新的飞起来。这说明现代战争不只是军队的事,老百姓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连造无人机都成了“全民任务”。   当防空警报在城市响起,当专家们还在争论数据真假,普通人更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顿涅茨克的居民有没有断电,基辅的孩子能不能正常上学。战争的真相从来不在报表里,而在每个家庭被迫改变的日常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8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