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即清宣统末年,广西富川县一个瑶族村妇被强盗拦截,村妇问:“劫财还是劫

哈皮的高高 2025-10-13 00:20:42

1911年,即清宣统末年,广西富川县一个瑶族村妇被强盗拦截,村妇问:“劫财还是劫色?” 盘春燕这人,就生在富川瑶族山村里。那地方三省边角,地瘦人少,瑶民靠山吃山。她从小体格结实,干活不含糊。村里人说她力气大,扛得动重担子。嫁人后,操持家务,种地织布,一天到晚没闲着。瑶族习俗让她穿衣层层叠叠,银饰耳环是日常打扮。偶尔去邻村看父母,她总一个人上路,熟悉每条山道弯子。1911年那会儿,她已婚几年,日子平平淡淡,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头。 清末年头,富川治安烂透了。外地逃犯失业汉子蜂拥而来,山里到处是盗匪窝点。老百姓出门提心吊胆,县令王甲容刚上任,也拿这局面没辙。杀人案本就常见,这次却不一样,凶手是个小女子。盘春燕那天从娘家带回米粮衣物,包裹沉甸甸压肩。走着走着,强盗从草丛蹿出,手里大刀晃荡,拦住去路。她停下脚步,直面那家伙。强盗相貌凶狠,满脸胡渣,一看就不是善茬。 她先问清来意,强盗直言劫财不劫色。她当场摘下银钗耳环,递过去保命。强盗咬了咬银子,觉得不够,刀子晃得更凶。她把包裹推过去,说里面衣服吃的都给。强盗接过,蹲下翻看,刀搁一边。她开始一件件脱衣服,外套裙子层层扔地。强盗弯腰捡拾,注意力全在财物上。她瞅准空子,抓起刀砍向后颈。鲜血喷出,强盗栽倒。她捡起东西,一路跑回家中。 回家后,她没敢耽搁。担心尸体连累别人,她抓起斗笠直奔县衙。击鼓投案,把事从头到尾说清。王甲容升堂审问,又带人去现场勘察。血迹刀痕对得上,她的话句句属实。县令当即放人,还亲笔写下“勇比健男”四字,制成匾额。几天后,衙役敲锣打鼓送上门,挂在屋檐下。全县百姓听闻,胆子壮了。原来杀贼不坐牢,大家敢自卫了。盗匪见势头不对,渐渐收敛。 这事不光是盘春燕一人聪明,王甲容也算明事理。新官上任,本该严打盗匪,可他无力回天。盘春燕投案,给了他机会。他不偏不倚,现场核实后就表扬。这四个字匾额,鼓舞了多少人。富川从此变样,百姓腰杆硬了,出门带家伙,山道上安静许多。地方治理,本就靠官民合力。单靠衙门,管不过来。盘春燕这举动,点醒大家,自保是本分。 瑶族村妇本就苦哈哈,盘春燕没啥特别出身,就凭机灵和胆量,办成大事。她脱衣服那段,步步算计,不慌不乱。强盗贪心不足,反倒丢了命。她跑回家,不是怕事,而是怕冤枉好人。投案自首,在那年头,需要多大勇气。县令王甲容,浙江人,刚来广西不久。面对乱局,他选择公正,这点难能可贵。匾额送去时,村里围了不少人,议论纷纷。从此,富川的女人,也多出几分底气。 事件传开,全县男女老少都知道了。杀贼无罪,自卫有理。以前大家缩手缩脚,现在敢反抗。盗匪少了,集市热闹了,日子好过些。盘春燕继续在家劳作,那匾额挂着,见证一桩小事变大影响。王甲容干完这任,辛亥革命后回嘉兴老家。那里他沉心诗词书画,帮地方自治。1920年军阀混战,他发电杭州督军,求情别打嘉兴。督军答应了,地方免灾。他1930年病逝,活到81岁。

0 阅读:124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