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 中国今天正式宣布了! 10月12日,中国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达1152颗,比全球其他望远镜加起来还多! 说到FAST,很多人对这个庞然大物其实没什么概念。 它坐落在贵州平塘的一片大山洼地里,500米口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你想象一下,30个足球场拼在一起,才能盖住它的“脸”。 这玩意不是摆设,核心就在于它的灵敏度。 根据最新公开的技术指标,FAST的灵敏度已经是世界第二名的2.5倍。 说白了,别的望远镜能看到的星星,FAST能看得更清楚、更远,那些宇宙里最微弱的信号,也逃不过它的“法眼”。 正是因为这个本事,很多国际天文团队也都想借用FAST做观测。 我国天文圈这几年在国际上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 2020年FAST正式对全球科学家开放申请,越来越多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我国平台获得观测数据。 包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学者,都主动来参与合作。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退役,全球“天眼”这块牌子,基本就落在了我国身上。 不少国外媒体都专门报道过FAST的技术成就,甚至有美国专家公开表示,想学习我国在射电天文领域的管理和技术经验。 在国际学术圈,FAST的观测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科学资源,很多重大发现都离不开它的支持。 说到发现脉冲星这件事,不少人可能觉得这和自己没啥关系。 其实脉冲星不仅是天文学研究的关键对象,还涉及到引力波、星系结构、宇宙演化等一大堆前沿话题。 FAST能一下子发现这么多新脉冲星,对全球天文学界来说,绝对是件大事。 你想想,全世界科学家都在等着用我们的望远镜观测、分析数据,这种领先不是吹出来的,是靠真本事做出来的。 更别说还有快速射电暴、银河系结构探测、系外行星等领域,FAST也都做出了不少首创性成果。 当然,天文领域的领先不只是数据多、发现快,更体现在开放和合作上。 我国一直鼓励国际合作,开放共享观测资源。 相关部门多次修订完善大科学装置的管理办法,保证科学家无论来自国内还是国外,都能公平高效地用好FAST。 这样做,不仅带动了全球天文学的发展,也让我国在国际学术圈的话语权稳步提升。 最后必须说一句,FAST取得的成绩绝不是“面子工程”,而是真正的硬实力。 每一次技术升级、每一项科学成果,背后都是我国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 如今,脉冲星发现数量全球第一,技术指标世界领先,国际合作越来越多,都是我国射电天文从“跟跑”到“领跑”的真实写照。 未来会不会有新的扩建和升级规划,现在还没有相关官方计划。 可以确定的是,我国在射电天文领域已经站到了世界最前排,这种领先,是靠实力拼出来的。 看到今天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自豪地说一句:我们做到了,真的“遥遥领先”! 参考:骄傲转发!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达1152颗——光明网
中国天眼再破纪录!1152颗脉冲星发现量碾压全球,世界天文学进入中国时代
世界今若在
2025-10-13 10:54:41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