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大动工,美国海军准备部署高超音速导弹部队! 美国“海军新闻”披露的消息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13 21:28:35

珍珠港大动工,美国海军准备部署高超音速导弹部队! 美国“海军新闻”披露的消息显示,美军正砸重金升级这里的军舰泊位、电力设施和干坞,所有工程都瞄准一个目标——2028年中旬完工后,成为高超音速导弹部队的太平洋大本营。 谁能想到,曾经因偷袭事件闻名的珍珠港,如今要变身美军的“高超音速堡垒”?这次改造可不是小修小补,4座码头已从2025年5月起陆续安装超高压供电设备,干坞也在加紧扩容,一切都是为了迎接重量级“客人”。 美国海军早把话说得明白,工程收尾后,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和3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将集体进驻,珍珠港将成为它们的母港。这波操作背后,藏着美军在高超音速武器竞赛中急起直追的野心。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绝对是这场部署的“明星选手”。作为美国海军现役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其满载排水量远超1.4万吨,达到1.6万吨级别,特殊的隐身外形设计让它在海面如同“幽灵”般难以被探测。 这款曾被寄予厚望的战舰,原本计划大规模建造,却因美国造船业衰落和天价造价戛然而止,最终只造了3艘便草草收场。如今美军又把宝押在它身上,正忙着用“常规快速打击”高超音速武器系统替换原有装备,首舰已完成改装,就等形成战力。 按照规划,2027年该级舰将进行首次高超音速导弹实弹试射,其搭载的导弹速度能达到7-8马赫,射程最远可至3000公里,作战半径直接扩大15倍。3艘舰全部到位后,仅这一支力量就能携带36枚高超音速导弹,足以对远距离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水下力量的升级更让人警惕。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被五角大楼称为“水下规则破坏者”,造价高达34亿美元的新艇不仅配备先进声呐阵列,能在200米深海锁定目标,更关键的是加装了新型垂直发射系统。 美军计划让它率先搭载潜射高超音速导弹,其中“亚利桑那”号预计成为首艘配备该武器的潜艇——这个名字与1941年在珍珠港沉没的战列舰同名,颇具象征意味。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类潜艇搭载的CPS潜射高超音速导弹,从关岛海域发射仅需7分钟就能抵达上海外海,5马赫以上的速度让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拦截。3艘核潜艇进驻后,珍珠港将形成“水面+水下”的双重高超音速打击网。 美军为何非要把高超音速部队安在珍珠港?答案藏在地图里。这里地处太平洋中心,舰艇从这里出发前往亚太热点地区,能比从本土基地节省数十个小时。对追求“一小时打遍全球”的美军来说,这样的地理优势堪称“战略跳板”。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是美军对高超音速武器竞赛的焦虑。要知道,中俄早已在该领域实现突破,俄罗斯“匕首”导弹也已实战部署,美军自然坐不住了。 海军部长约翰·费伦直言,高超音速武器的速度、射程和生存力是“综合威慑的关键”,美军输不起这场竞赛。不过,美军的如意算盘未必能打响。高超音速武器可不是简单的“搭积木”,其冷发射技术、滑翔体控制等都面临诸多挑战,五角大楼测试办公室就曾指出相关系统缺乏实战数据。 更现实的是成本问题,一枚高超音速导弹造价至少1000万美元,3艘驱逐舰加3艘核潜艇的全套装备和维护费用,对美军来说无疑是沉重负担。而且改造后的珍珠港虽看似坚固,却也因高度集中的部署成为“活靶子”,一旦发生冲突,反而可能陷入“一锅端”的风险。 从改造工程细节还能看出美军的长远打算:除了保障现有舰艇,基地还在提升仓储能力,专门存放长周期维修备件,甚至考虑到了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的需求。 这意味着珍珠港的高超音速部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美军布局太平洋的长期战略。到2030年,这里可能会聚集美国海军大部分高超音速打击平台,形成指向亚太的“利刃”。 这场发生在珍珠港的“大动工”,本质上是美军试图通过技术和部署优势重塑地区军力平衡的缩影。但武器从来不是和平的保障,一味追求军事优势只会加剧地区紧张。 当3000公里射程的高超音速导弹瞄准大洋彼岸,当核潜艇在珍珠港水下待命,太平洋的和平天平正在被悄悄撬动。2028年的珍珠港会是什么模样?或许会停满搭载尖端武器的舰艇,但这样的“武装到牙齿”真能带来安全吗?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在高超音速武器的阴影下,任何军事冒险都可能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这一点,美军在大兴土木时或许该多想一想。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