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祝同执行军务,路过家乡,想起结发妻子,于是回家去看望,谁知进门见妻子肚皮鼓了,扭头就走,第二天报上新闻,顾宅起火,烧毁房子财物也损失不少,最不幸的是顾妻烧死了。 十年未归的将军突然回乡,本该是久别重逢的温情时刻,谁料进门一瞥便拂袖而去。第二天凌晨,老宅突发大火,苦守十年的结发妻子葬身火海。这场离奇的火灾背后,是误会酿成的悲剧,还是另有隐情?一桩发生在民国年间的往事,至今仍在江苏涟水县流传。 顾祝同1893年生于江苏涟水县一个贫寒农家,字墨三。他父亲早年教私塾,后来失业只能靠搂草维持生计,当地人都叫他”顾大筢子”。二十岁那年,顾祝同靠同乡资助考入保定军校学习军事。临走前,父母按乡间习俗给他娶了同村姑娘杨朝云。婚后仅三个月,他就背着行囊去了军校,这一走就是十年。 1921年冬,顾祝同南下投奔孙中山,在粤军许崇智部任职。1922年他在陈炯明叛乱时担任东路讨贼军副官长,由此与蒋介石结识。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他被调任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此后他历任师长、军长、警卫军军长、江苏省政府主席等职,在军界步步高升。这十年里,他只在升任营长时托人给家里捎过五十块大洋和一封短信,信里写着”军务繁忙,勿念”。 杨朝云就这样在涟水老宅独自生活,白天给村里人做针线活、洗衣浆衫换口粮,日子过得紧巴。院里的老槐树叶落叶生十个年头,她就盼了十个年头。前些年她身体还算硬朗,可近两年开始觉得腹部不适,肚子慢慢鼓了起来。村里郎中看过后说是肝病导致的腹水,照这样拖下去怕是熬不过冬天。 那年顾祝同因部队调防经过涟水,车队停在县城外时,他望着远处村落动了回家的念头。他没让卫兵跟着,自己骑马往村里去。到了老宅门口,木门上的漆都掉光了,门环锈迹斑斑。推开门,杨朝云正蹲在灶台边烧火,听见动静回头,看见穿军装的顾祝同,手里柴火掉在地上,半天说不出话。 顾祝同扫了眼破败的屋子,土墙裂了缝,窗纸破了洞。他的目光落在杨朝云明显隆起的腹部,眉头立刻拧了起来。离家十年,妻子肚子大了,这在注重脸面的军人眼里无法接受。杨朝云慌忙站起来,手护着肚子想解释是腹水病,可顾祝同根本不听,脸色铁青转身就走,军靴踩在院子石子路上,响声很重。杨朝云追到门口,看着他骑马远去,眼泪掉下来,扶着门框才没倒下。 第二天拂晓,村里的狗突然狂叫。有人发现顾家老宅冒黑烟,村民们提着水桶锄头往那儿跑,火已经烧穿屋顶,木梁噼啪响,热浪烫得人不敢靠近。等火扑灭,大家在灶台旁废墟里找到杨朝云的遗体,她蜷着身子,手里还攥着半块红薯,是前晚剩的晚饭。有人说头天晚上还看见她在院子里晒被子,平时做饭都格外小心,怎么会突然起火? 涟水县警署派了两个警察查案。有村民说头天傍晚看见顾祝同骑马离开老宅,脸色很难看;还有个放羊老汉说半夜起来喂羊时,看见两个穿黑衣服的人从老宅方向走出来,手里提着空油桶。警察想找顾祝同了解情况,可他已经带部队离开涟水,只留下副官说”长官军务在身,家中失火纯属意外,请按常例处理”。警署只能在案卷上写”房屋老旧,不慎失火”,草草结案。 没多久,有人在南京见到顾祝同,他身边跟着个穿旗袍的女人,是江南书香世家出身的许文蓉。两人并肩参加宴会,许文蓉一口流利英语帮他应酬外国军官,很是风光。后来抗战期间,顾祝同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夏天,他看中了戏班女角美素娟。美素娟怀孕后,许文蓉带着补品去探望,还叮嘱她吃安胎药。一个月后美素娟连同胎儿一起死了。此事没受任何追究。 涟水老家人再提起杨朝云,都忍不住叹气。她守了十年空宅,得了肝病没人照顾,好不容易盼回丈夫,连句解释的话都没说上,就葬身火海。有人说是顾祝同误会了让人放火,也有人说她自己觉得活着没盼头不小心引着火。可不管真相是什么,这个苦命女人只留下一抔骨灰,埋在老宅后面荒坡上,连块像样墓碑都没有。 后来顾祝同官越做越大,历任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等要职。他偶尔回涟水视察,也从不去老宅方向。只有村里老人还会指着那片长满野草的废墟,跟后辈说:“以前这儿住过个姓杨的媳妇,等了她男人十年,走得太惨了。”1987年1月,顾祝同在台北病逝,终年94岁。 这段往事在涟水当地一直流传。有人说那个年代女人身不由己,杨朝云是被时代困住了;也有人说顾祝同太狠心,就算有误会也该听人把话说完,不该让发妻落得这般下场。 一场误会,一夜大火,一条人命。十年苦守换来的不是团圆而是灰烬。这桩发生在涟水老宅的悲剧,你觉得是巧合还是人为?当年那两个提着油桶的黑衣人,究竟是谁派来的?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