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今天(10月14日)转发了一则贴文:“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加沙和平峰会上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赞扬:‘总统先生,我要为您堪称典范的领导力——富有远见的领导力——向您致敬。我认为,在当前这个时刻,您正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的人‘。” 这番热情洋溢的赞誉发生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和平峰会背景下,这场峰会由埃及总统塞西和特朗普共同主持,旨在巩固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 这次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可以说是特朗普外交手腕的一次集中展示。就在几天前的10月9日,在埃及、美国、卡塔尔和土耳其等多方斡旋下,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终于达成并在10日中午正式生效。 特朗普选择出席峰会并参与签字仪式,明显是要将促成加沙停火的成果迅速归功于自己的领导力。一些西方媒体甚至直言不讳地评价此行是“摘桃子”行为,意在将外交成果收入囊中。 不过特朗普确实在加沙问题上投入了相当多的政治资本。今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他就主持了关于加沙问题的峰会,并提出了所谓的“21点和平计划”。 该计划包括释放所有剩余人质、实现永久停火以及勾勒出在不依赖哈马斯的情况下管理加沙的框架。 这与特朗普一贯的外交风格一脉相承——直接介入高度复杂的地区冲突,并试图通过高调的方式展现领导力。 巴基斯坦总理对特朗普的赞美并非孤立事件。回顾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与巴基斯坦时任总理谢里夫的通话,当时特朗普也盛赞谢里夫是“了不起的人”,并称巴基斯坦是一个“很棒的”国家。这种互相赞美似乎成为特朗普与巴基斯坦领导人互动的一种模式。 然而特朗普的外交方式并不总是这么和谐。搜索结果显示,他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互动常常充满火药味。 2017年他与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的通话就被媒体称为“极不愉快”,原定一小时的电话仅在25分钟时就被特朗普挂断,他本人甚至承认这是“最糟糕的电话”。他对墨西哥总统也曾态度强硬,甚至威胁要派美国部队进驻墨西哥。 在加沙问题上,特朗普的态度也显示出矛盾性。一方面他推动停火协议,另一方面他又在以色列议会演讲中宣称,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武器,帮助以色列“赢得了武力所能赢得的一切”。这种既充当调停人又作为军事支持者的双重角色,使得他在加沙问题上的立场显得复杂而微妙。 对于巴基斯坦总理来说,公开赞美特朗普可能具有战略考量。巴基斯坦一直关注巴以冲突,夏巴兹总理此前在联合国大会上就曾批评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行动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 同时,巴基斯坦目前面临自身的安全挑战,特别是与阿富汗接壤边境地区的冲突问题。在这一敏感时刻,与美国总统保持良好关系对巴基斯坦而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特朗普热衷于转发赞美之词的行为也符合他的一贯风格。搜索结果显示,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经常转发他人对自己的赞美。 他的一天常常“从愤怒中开始”,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展示“怒汉模式”或“嘲讽模式”,但更多的是“夸赞模式”。他不仅喜欢自夸,更偏爱转发他人对自己的赞美,因为这“更有说服力”。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次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的重要当事方——哈马斯和以色列均未派代表出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以犹太教节日为由,在最后一刻取消参会。 尽管如此,特朗普仍然高调亮相,与埃及、卡塔尔等斡旋方领导人签署了《加沙停火协议全面文件》,试图展示美国在解决中东冲突中的领导地位。 巴基斯坦总理的赞美之词与特朗普的转发行为,构成了一幅复杂的外交图景。在这一图景中,领导力展示、战略考量与政治形象管理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当前国际政治中这一引人注目的互动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