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还是太着急了,一下子从地道里钻出来7000大军,重新控制加沙地区。以色列军

史鉴奇谈 2025-10-14 14:08:14

哈马斯还是太着急了,一下子从地道里钻出来7000大军,重新控制加沙地区。以色列军方宣布,在交换人质以后,以色列军队下一阶段要监督拆除,加沙地区所有地道系统。   以色列军方很快就做出了回应。他们明确表示,下一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监督拆除加沙地区所有的地道系统。这些地道对以色列来说一直是心腹大患,之前哈马斯多次通过地道发动突袭,给以军造成了不少损失,现在以军显然不想再给对方留下这个隐患。   而且以色列还提出了更具体的去军事化方案。这个方案会在美国牵头的国际机制监督下,由以色列国防军亲自实施。   除了拆地道,以军还打算持续控制加沙的拉法口岸,同时盯紧叙利亚方向的通道。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彻底切断伊朗给哈马斯输送武器弹药的所有线路,从源头削弱哈马斯的战斗力。   之前以色列其实放出过撤军的条件,他们说只要哈马斯撤离加沙地区,以军就会考虑停战并撤出。可现在哈马斯不仅没撤,反而大规模出动武装人员,这让以色列的态度瞬间强硬起来。   外界普遍判断,以军大概率不会完全撤出加沙了,他们会继续占据加沙58%的战略缓冲区和关键口岸,把这些地方当成后续行动的据点。   接下来的对抗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大规模的激烈战斗大概率不会再上演,毕竟双方刚经历过一轮消耗,而且国际社会也在施压停火。但低强度的对抗肯定少不了,比如零星的交火、突袭与反突袭,还有以军对加沙的半封锁状态,这些很可能会成为常态。   这种低强度对抗和半封锁一旦持续下去,对加沙地区的重建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本来加沙经过多轮冲突后就已是一片狼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民众生活艰难。   现在这种不稳定的局势下,没有哪个国家或企业愿意冒着风险去投资重建,更别说发展工商业了。毕竟没人会把钱投到一个随时可能再起冲突的地方,加沙的重建计划恐怕要被无限期搁置。   哈马斯这次大规模出动,其实也有自己的考量。他们可能是想趁着人质交换后的窗口期,尽快巩固在加沙的控制权,避免被以色列进一步压缩生存空间。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举动反而刺激了以色列,让以军找到了继续留在加沙的理由,也让国际社会对哈马斯的态度变得更加复杂。   以色列这边也有自己的顾虑。他们虽然有强大的军事优势,但长时间占据加沙也会带来不小的压力,比如士兵的伤亡、国际舆论的批评,还有持续的军费消耗。所以他们选择低强度对抗和半封锁,就是想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去军事化目标,同时避免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   加沙地区的民众无疑是这场局势的最大受害者。之前的冲突已经让他们流离失所,现在重建无望,物资供应又会因为半封锁变得更加困难。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了问题,更别说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了。国际社会虽然一直在呼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但援助物资要进入加沙,还得经过以色列控制的口岸,实际能送进去的数量非常有限。   伊朗在这场局势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以色列之所以紧盯叙利亚方向和拉法口岸,就是因为伊朗一直通过这些渠道给哈马斯提供支持。一旦这些通道被彻底切断,哈马斯的武器补给就会陷入困境,后续的对抗能力也会大幅下降。但伊朗显然不会轻易放弃对哈马斯的支持,双方在这些通道上的较量还会持续下去。   美国的态度也很关键。他们愿意牵头监督以色列的去军事化行动,说明美国在中东地区还是想保持影响力,同时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控制局势,避免冲突扩大化影响到美国的利益。但美国的介入能不能真正带来稳定,现在还很难说,毕竟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矛盾积怨已深,不是靠外部监督就能轻易化解的。

0 阅读:1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