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今天直播一天了,在直播间卖她写的书399元,看到直播间人越来越少,有20个人,估计除了她的工作人员,实际观看人数最多15个人,感觉明星效应越来越差了,越来越多的人理性消费了,不买她们的账了。王琳也是天天直播卖货,一双袜子要69元,刘晓庆卖自己的写的字,一副字3999元,我从不追星,对她们也不感兴趣,也不从买直播间买东西,你们买明星带货的产品吗? 这种现象背后是直播行业的数据泡沫在消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增速首次放缓至20%以下,用户规模接近饱和。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报告显示,直播带货销售纠纷投诉量逐年攀升,消费者对明星和网红带货的信任度降至新低。市场正在挤出水分,回归商业本质。 明星带货光环消退的根本原因在于价值错配。以69元袜子为例,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高端精梳棉袜的成本通常在20元以内。而3999元的书法作品,在缺乏专业艺术市场认可的情况下,其价值支撑十分薄弱。消费者逐渐意识到,支付的高额费用更多是在为明星名气买单,而非产品本身。 从市场发展角度看,这种变化是良性循环的开始。复旦大学消费市场研究中心监测发现,理性消费指数在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上升了15个百分点。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参数、用户真实评价和性价比。这表明市场主导权正从明星效应向产品价值转移。 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非名气变现。当消费者学会用市场价格衡量产品真实价值时,任何脱离实际价值的定价都会失去市场基础。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商业生态,需要靠产品质量和合理价格来维护,这才是健康的市场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