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视频给我删了“,”我让你回不了中国“!这都出自泰国旅行团一导游口中,其态度极其嚣张,指着游客的鼻子“骂”,等会到了免税店,不消费直接就不让上车! 10月13日泰国的一辆旅游大巴内,传出了几句普通话怒吼,这可并非是一次“孤立”的导游情绪失控,当今晚让你回不了中国的威胁,经由网络发酵后,它更像是一枚,被“低价团”商业模式引爆的“小型炸弹”,其冲击波正撼动着泰国旅游业的根基。 要知道这个国家,刚刚才用免签等一系列政策,热切期盼着中国游客的回归,结果却迎来了游客数量,不升反降的“诡异局面“,视频里的那个男导游,脖子上挂着银项链和佛珠,看起来挺有派头,可他的行为却跟祥和半点不沾边。 整场冲突与其说是随机的情绪宣泄,不如说是一套冷冰冰的、为了搞钱的胁迫流程,看他的暴力表演,就像是程序化的,先用最狠的话威胁不听话的游客,说什么要把人扔在免税店,不让上车回国。 旁边有人想拉架劝解,他一把就甩开,确保威慑力不被打断,接着他会扫视全车,用眼神警告其他蠢蠢欲动的人,最后一发现有人在录像,他立马精准锁定目标,“把视频给我删了”! 这套熟练的操作,起因简单得可笑,就是因为有游客没按他的意思去消费,这种胁迫的根子,就烂在“零元团”或是“2999元六日游”这类产品的畸形结构里,这种模式把所有赚钱的压力,都堆在了购物上,硬生生把导游变成了,背着巨大财务风险的“讨债人”。 这里的生意逻辑是反过来的,泰国的地接社,不仅赚不到钱,甚至还得倒贴钱,从国内组团社手上“买”游客,这意味着游客脚一落地,地接社就是负债状态,想回本赚钱,唯一的路就是从游客购物的高额回扣里抽血。 这彻底扭曲了服务关系,游客不再是来享受假期的顾客,而是导游眼里必须“榨出油水”的提款机,为了把钱搞到手,各种骗术就来了,比如把卖玉石的店,包装成什么“祈福仪式”。 无数个在大巴车里上演的冲突,就像“蚂蚁啃大堤”一样,一点点蛀空了泰国旅游的形象,这些夹着愤怒和恐惧的经历,在网上汇成了一股巨大的负面声浪,跟“物价高”、“不安全”甚至电影《消失的她》带来的恐怖联想混在一起。 最后清清楚楚地反映在了,冰冷的经济数据上,官方统计画出了一条,让人心慌的下行线,尽管泰国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今年第二季度,去泰国的中国游客数量,还是暴跌了46%,直接“腰斩“。 这股”寒气“很快扩散,同期的外国游客总数和旅游总收入,也跟着掉了下来,市场有多冷,连酒店业都感觉到了,《曼谷邮报》说,连涨了四年的酒店价格,因为亚洲游客来得太少,也开始掉头向下了。 有媒体甚至冷冰冰地预测,今年一整年,中国游客可能也就500万人次,这里面真正来度假的散客团,恐怕连两成都不到,这等于是在说,“低价团”这个模式,正在系统性地毁掉,泰国旅游最核心的客源吸引力。 泰国旅游业的困境,表面看是人来少了,实际上是“低价团”这颗”瘤“,在侵蚀整个行业的信誉,政府那些免签、补贴的“输血”政策,如果不去动刀子切掉,强制购物这个“病灶”,恐怕也是白费力气。
”把视频给我删了“,”我让你回不了中国“!这都出自泰国旅行团一导游口中,其态度极
云海澄碧翠
2025-10-14 18:54:41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