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改变策略了,决定出手重新解决大豆问题。 据路透社消息,特朗普打算施加压力,以此结束中国数月来对美国大豆的暂停采购。 特朗普这波着急解决大豆问题,本质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填不上了,当初挥着关税大棒时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狼狈。 2018年4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对中国1300多种商品加征25%关税,涉及500亿美元出口额,没想到中国10小时内就给出对等反制,直接把美国大豆列进了加税清单,这一下就打在了美国农业的七寸上。 要知道中国可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2016年光从美国就买了3366万吨大豆,占其出口量的62%,相当于美国每三斤大豆就有近两斤卖到中国,这种依赖度根本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特朗普显然没算明白这笔账,以为关税战能逼中国让步,结果先扛不住的是美国自己的豆农。 2018年贸易战刚打响,1到8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就少了361万吨,减幅超过30%,到了2025年上半年更惨,出口量直接同比跌了39%,只剩下590万吨,出口额缩水一半多,仅25亿美元。 伊利诺伊州的农场主瑞恩·弗里德斯说得实在,丰收的大豆卖出去就得亏,每英亩要赔64美元,只能往仓库里堆,另一位农场主罗恩·金德里德更无奈,直言丰收了却丢了最大的客户,价格眼看就要跌到底。 为了稳住局面,特朗普几个月里试了不少招,最显眼的就是砸钱补贴。2018年先扔出120亿美元,2019年又追加160亿美元,两轮补贴合计280亿美元,可这钱根本没花到点子上。 环境工作小组的报告戳破了真相,84亿美元的援助金里,一半以上都被前10%的大农场拿走了,1%的接收者平均拿18万美元,而80%的普通农民分到的还不到5000美元。 密苏里州有家大豆企业甚至拿了280万美元,反观那些家庭农场,连化肥和柴油涨价的成本都补不上。 更讽刺的是,不少拿补贴的人根本不住在农村,而是城里的精英地主,这种“劫贫济富”的补贴,连共和党议员格拉斯利都看不下去,骂这些大农场用卑鄙手段骗补贴,把年轻农民挤出行业。 除了撒钱,特朗普还想给大豆找新买家,拉着欧盟说要扩大出口,结果根本是杯水车薪。 中国这边早有准备,直接把订单转向了巴西,2025年4月巴西大豆出口1527万吨,同比涨3.9%,5月1410万吨,涨4.9%,7月1225.7万吨,涨9%,反观美国大豆出口跌到了二十年最低,2023至2024销售年度只有6080万吨,比上一年少了近700万吨。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被逼得给特朗普写公开信,直言农民快没盈利空间了,再不想办法就要失去国际市场立足点,艾奥瓦州的农场主更是喊出“快撑不下去了”,要么让土地闲置,要么面临破产。 这还不算完,补贴的窟窿越填越大,280亿美元相当于澳大利亚农业产出的三分之二,在WTO被印度、欧盟、澳大利亚集体质疑,说这是扭曲全球市场的危险先例,毕竟美国原本承诺2018年的补贴是“一次性”的,结果第二年反而加码,彻底暴露了政策的短视。 更搞笑的是,特朗普说用关税收入补农民,可2025财年2150亿美元关税最终还是美国消费者买单,等于美国人自己既要交关税,又要给农民发补贴,两头吃亏。 农机行业也被拖下水,CNH公司上半年农业业务销售额跌了20%,CEO直言只有中国重新下单才有好消息,这背后是整个产业链的崩塌,从种植到运输、仓储、加工,没有一个环节能逃过关税战的反噬。 而特朗普嘴里“最终会受益”的农民,看着仓库里堆成山的大豆,面对涨不停的化肥和柴油价格,早就没了耐心,这些曾是他核心选民的群体,如今成了最不满的人。 说到底,大豆问题就是面镜子,照出了特朗普政府的治理无能,也照出了单边主义的死路一条。 以为靠关税和施压就能掌控市场,却忘了中国占全球大豆进口的61%,更忘了市场规律从不会迁就霸权。 280亿补贴填不平贸易战的坑,施压威胁换不回失去的订单,巴西的出口增长早已说明,谁背离市场谁就会被抛弃。 真要解决问题,还得回到尊重市场规律、平等对话的轨道上来,耍横施压那套没用。这不仅仅是大豆的生意经,更是全球贸易的基本法则,逆规律而行的人,最终只会被规律狠狠教训,单边主义的老路,注定走不通。 信息来源; 参考路透社——特朗普打算施加压力,以此结束中国数月来对美国大豆的暂停采购。
特朗普该死心了,这次中国不会再给美国出尔反尔的机会。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一位名叫贾
【21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