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 对付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购买中国生产的任何产品,全部购买美国的产品。 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斯科特声称:“所有美国人应抵制中国货”,“都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中国是敌人”。他声称:“美国人每购买每一件中国商品,每一架中国制造的民用无人机,就是在帮助美国的敌人来对付美国。” 先看美国制造业的 “心脏” 中小型电机。美国制造业协会 2024 年底的数据明明白白:这类电机占美国家电、汽车零件、医疗器械生产的 “半条命”,而进口市场里 60% 以上都来自中国。 印第安纳州的汽车零部件集群是最好的例子,当地给通用、福特供货的工厂,72% 的散热电机都从中国浙江采购,一个 120 美元,两周就能到货。 之前有工厂试着换美国本土电机,结果单价直接飙到 380 美元,还得等 3 个月。好不容易盼到了,装上去才发现跟生产线不兼容,3 条线停了 5 天,光订单违约金就赔了 200 多万。 行业里的人都清楚,不是不想用美国货,是本土产能、适配度、价格全跟不上,真抵制中国电机,美国制造业的 “齿轮” 先卡壳。 再看美国农业的 “饭碗纽带”。别以为农业只靠土地,现在的农场早就是 “科技活”, 联合收割机的谷物传感器、拖拉机的液压阀,少一个都没法干活。美国农业部 2025 年初的数据显示,这些关键部件里,43% 都来自中国江苏、山东的厂商。 关键的是,美国农民种出来的东西,一半以上要靠中国市场。就说大豆,2024 年美国出口的大豆里,60% 都运到了中国;棉花出口的近三成,也得靠中国订单撑着。 这边喊着 “抵制中国货”,那边要靠中国卖粮食赚钱,等于自己掐自己的 “收入管道”, 真断了中国部件供应,收割机开不动,收不上来粮食;断了中国市场,收上来的粮食也卖不出去,美国农民先得慌。 还有美国能源行业的 “巡检生命线”。德州的油气田、北达科他州的输油管道,每年要巡检几十万公里,靠的就是工业无人机。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24 年的报告里写着:现在美国能源行业用的无人机,78% 是中国产的。 不是美国造不出,是真比不上 — 中国无人机能在零下 30 度的寒天里飞 6 小时,还能精准检测管道泄漏;美国本土的同类机型,飞 2 小时就得充电,遇上极端天气直接罢工。 德州有家能源公司算过账:用中国无人机巡检,100 公里管道 1 天搞定,人力成本省 60%;换美国无人机,得 3 天还容易漏检。 有意思的是,这些中国无人机里,核心芯片还是美国高通的 — 抵制中国无人机,美国芯片厂商的订单也得少一块,这不是拆自己人的台吗 真要全换美国货,美国消费者的钱包先扛不住。美国劳工统计局 2025 年 1 月的数据很直观,包含中国商品的民生消费篮子(像小家电、厨具、服装这些),去年价格只涨了 2.1%;要是换成全美国产的,涨幅直接飙到 7.8%。 更别说现在的产业链早就是 “你中有我”。深圳有家做工业设备的企业,每年从美国采购 15 亿美元的芯片、传感器,组装成设备再卖回美国;美国的苹果、特斯拉,在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一半以上要靠中国供应链的零部件。 斯科特说 “买中国货就是帮敌人”,可这些 “中国货” 里,藏着美国企业的零件、美国工人的订单 — 真切断联系,美国企业的零件卖不出去,也得裁员。 美国政府之前也试过 “去中国化”,结果全是教训。2024 年推的 “芯片法案”,想把生产线迁回美国,可本土建厂成本比中国高 52%,半年过去产能只达预期的 30%; 有汽车品牌把电池厂搬到墨西哥,没技术工人,产能跟不上,买车的人得等 6 个月才能提车。这些事都说明:产业链不是说搬就能搬的,强行切割,受伤的还是美国自己。 斯科特喊 “中国是敌人”,可现实是:美国制造业靠中国部件转起来,美国农民靠中国市场赚起来,美国消费者靠中国货省下来。 这不是 “敌人”,是全球产业链里绑在一起的伙伴。 现在中国也早不是只靠美国市场,2024 年对 “一带一路” 国家的出口占比超 52%,内需也能撑起大半个经济。真要按斯科特说的来,先慌的是美国工厂的老板,还有靠中国订单吃饭的美国企业。 信息来源:《美国议员关于停止购买中国产品的发言记录》,美国国会官网
特朗普该死心了,这次中国不会再给美国出尔反尔的机会。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一位名叫贾
【29评论】【35点赞】
用户10xxx16
没错,不要买中国的任何产品,所以说稀土等也没有必要,必须与中国商业隔离!!!
dddddop
这个时候牧羊犬的话术就有用了。美国人你自己赚的钱,你想买啥就买啥。国产的不行,你们只是想买点好的商品怎么了。富人买的更多,穷人买点怎么了。[哭着笑][哭着笑]
红叶舞秋山
中国人也不买美国的产品,大家就脱钩吧
用户30xxx26
可以啊!全买美国自己的产品,一,百分之六七十美国自己都生产不了了,二,能生产的价格高,效率低。三,全用美国产的,美国的通货膨胀最起码上升到百分之七,八,美国的国债破五十万亿,不信就试试吧!
用户98xxx03
关注民生为本,拉动内需为要!
多年以后
美利坚有多少企业在中国🇨🇳赚钱?心里没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