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急了,威胁中国再不恢复购买美国大豆,就下令终止一件事 特朗普又坐不住了,这回他把矛头指向中国,连夜在社交平台发文,说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还扬言要动用行政权力,终止与中国的食用油等贸易。 表面上看,这像是一场贸易角力,但细琢磨下来,实则更像一场美国国内政治秀。权威媒体都看穿了,这其实是特朗普给谈判加点“戏”,顺便安抚一下自家农民兄弟。 美国农民的心思,特朗普捉摸得透彻。想当年,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帮着美国农田每年消化掉六成的大豆。光靠中国市场,很多美国农场主一年到头就指着这笔钱过日子。 特朗普上任时,拍着胸脯说要给农民补贴、拓展其他市场,结果补贴一拖再拖,还赶上政府关门,农民的钱迟迟收不到。 新市场说得挺好听,巴西、阿根廷、欧洲这些地儿,根本填不上中国的缺。大豆库存越积越多,农民看着粮仓生闷气,难怪怨气冲天。 美国主流媒体也说了,大豆堆在仓库里,农民更急,特朗普更不能坐视不理。于是,这一出“威胁中国”的戏码,更多是给国内看的,甩锅的意味远大于实际效果。 这时候,特朗普又把美国的食用油贸易拉出来当筹码,说美国自产植物油,没必要从中国进口。听起来挺硬气,其实这话有点“乌龙”。 美国农业部的官方报告显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废食用油,短短三年从9万吨翻到136万吨。中国占了美国废食用油进口的四成多,这可不是小数。 美国新能源产业,尤其是生物燃料工厂,指着这些原料吃饭。美国本土根本供不上这口粮。华尔街的分析师也直言,美国新能源行业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比普通人想象得要深。 换句话说,特朗普口中的“终止贸易”,要真动真格,先急的恐怕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家工厂老板。全球产业链就是这么精细分工,谁依赖谁,谁给谁当“零部件”,一目了然。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中国的应对就显得稳得多。近些年,中国大豆进口渠道日益多元,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一步步把美国的大豆份额挤了下来。 早在美国挥舞贸易大棒的时候,中国就把鸡蛋分开篮子放,谁也别想一条路卡死中国大豆供应。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关键资源领域加强主动权,稀土出口管制就是典型一招,手里攥着全球产业链的“命门”。中国海关的数据也显示,进口多元化不仅补上了缺口,还让美国的要挟失去了分量。 特朗普嘴上喊着“要加100%关税”,转头又说“没必要伤害中国”,态度反复正是美方策略混乱、底气不足的表现。专家们也指出,中国在供应链布局上的深谋远虑,早就把美国的“大棒”化成了谈判桌上的底气。 说到底,这场“威胁大豆”的风波,不过是美国国内政治压力的产物。特朗普眼下最在意的不是全球产业链的真实逻辑,而是如何在农民选民面前给自己加分。 可惜现实太骨感,中美贸易早已不是谁一句狠话就能逆转的单线游戏。中国市场的体量、政策的稳定以及产业链的韧性,决定了中国在这场博弈中越来越有主动权。美国要是还沉迷于“单边施压”,只会把自己推向全球产业链的边缘地带。 中方的冷静与战略耐心,恰好映衬出美方的焦虑和被动。贸易争端还会有,威胁的戏码还会演,可主导权的天平正在悄悄倾斜。特朗普再着急,也很难改变这场大势。 参考资料:中国不买美豆,特朗普又讹诈:不买地沟油了 2025-10-15 08:34·观察者网
连出3招没镇住中国,美国要把事闹大,特朗普明白:不能再犹豫了最近这段时间,中
【12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