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的一间小学教室里,音乐老师李老师(化名)正带着孩子们唱儿歌,目光却总忍不住落在靠窗的一个小女孩身上。那孩子扎着小小的羊角辫,脸蛋圆乎乎的,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看着又乖又讨喜,可唯独那一头刘海长得过分,垂下来严严实实地遮住了大半张脸,连眼睛都快埋进去了,每次看黑板时,都得微微仰头、费劲地从刘海缝里往外瞄。 上课提问时,李老师特意叫了她的名字,小姑娘站起来回答得又快又准,可坐下时,额前的刘海又垂了下来,她下意识地抬了抬小脑袋,那模样看得李老师心里直犯嘀咕。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孩子们像小麻雀似的涌到走廊里打闹,李老师走过去,蹲在她身边,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顶:“宝贝,你这刘海也太长啦,回家让妈妈帮忙剪剪,不然看黑板多费劲呀。” 话音刚落,原本还带着笑的小女孩瞬间低下了头,小肩膀微微垮着,声音轻得像蚊子哼:“老师,家里……就我和爸爸。” 李老师心里“咯噔”一下,刚到嘴边的话猛地咽了回去,涌上心头的是说不出的愧疚。她赶紧拉起小女孩的手,把她带到没人的走廊拐角,又蹲下身,轻轻拂开她额前的碎发,柔声说:“对不起呀宝贝,是老师问得太冒失了。”小女孩抿着嘴摇了摇头,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补充:“爸爸每天下班都好晚,回来的时候,理发店早就关门了。” 听着孩子软糯又带着点委屈的话,李老师鼻子一酸,拉起她胖乎乎的小手就往办公室走:“走,跟老师来!老师家姐姐的刘海,从小到大都是我给剪的,手艺比理发店的叔叔还好呢,你想要什么样的,老师都能给你剪出来。” 小女孩眼睛亮了亮,伸出小手指着自己的眉毛,比划着说:“老师,我想剪到眉毛上边,要不过几天就又长到眼睛这儿了……” 就这一句话,让李老师的眼泪差点没绷住。这么小的孩子,哪懂什么“省事儿”,可她却清清楚楚地知道,剪得短一点,就能多挨些日子不用麻烦爸爸,这份超出年龄的懂事,像根小针似的扎在人心上,又酸又疼。李老师赶紧抹了把眼角,笑着说:“没问题,保准给你剪得漂漂亮亮的,能管好久呢。” 她从抽屉里翻出一条干净的围裙给孩子套上,又找了把平时做手工用的小剪刀。小女孩乖乖地站在椅子前,双手背在身后,连动都不敢动一下,李老师拿着剪刀的手格外轻,一边剪一边轻声跟她聊天:“宝贝平时喜欢唱什么歌呀?下次上课老师教你好不好?”小女孩小声应着,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 平时给自家孩子剪刘海总免不了手忙脚乱,可那天李老师的手艺却出奇地好,剪出来的刘海长短均匀,整齐地落在眉毛上方,露出了小女孩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更精神、更可爱了。李老师退后一步打量着,忍不住赞叹:“瞧瞧,多好看呀,咱们宝贝本来就乖,现在更漂亮了!” 小女孩凑到镜子前,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咧开嘴笑了,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脆生生地说了句“谢谢老师”,就蹦蹦跳跳地朝着教室跑去,跑了两步还回头冲李老师挥了挥手。 后来李老师说,当时她没多问孩子的家庭情况,毕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自尊,刨根问底反而会让孩子觉得不自在。而且从孩子圆乎乎的脸蛋、干净的衣服就能看出来,爸爸把她照顾得很用心。她做的不过是件小事,一把普通的手工剪刀,几句家常话,可她希望这份小小的温暖,能让孩子知道,就算家里没有妈妈,也有人会把她的小烦恼放在心上。 说真的,看完这事儿我特别感动。李老师最难得的,是那份“不越界”的善良。她没有因为孩子家庭特殊就格外“关照”,也没有把“我在帮你”挂在嘴边,而是用“给姐姐剪刘海”当借口,既帮孩子解决了难题,又护住了孩子的自尊心。 教育哪只是教书本上的知识啊,更多的是在这些细微的瞬间,护住孩子心里的光。对这个小女孩来说,那天办公室里的阳光、老师温柔的动作、镜子里好看的自己,可能会记很多年。等她以后遇到难事儿的时候,想起这份温暖,说不定就能多一份勇敢。有时候,最动人的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这种藏在细节里的、力所能及的温柔,足够暖一辈子。
近日,黑龙江,一名女老师上课时,发现班里一个小女孩,长得又乖又可爱,但总是留着长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