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拉俄蒙搞“煤三角”?绕不开的中国难题与千亿运费的博弈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16 01:38:20

就在昨天 印度突然宣布了! ​10月14日,据印度外交部消息,蒙古国和印度还有俄罗斯三方正在讨论:通过俄罗斯路线进口蒙古国煤炭,并预计印度资助的蒙古国炼油厂2028年投产。 ​​印度拉着蒙古和俄罗斯谈合作。蒙古有煤运不出,印度缺煤用,俄罗斯想赚运费。表面看三方都得利。 可这事真有表面那么“三赢”吗?先说说印度这头的“刚需”——它缺煤缺到什么份上?2024年一年就烧了13亿吨煤,比上年还多烧5%,74%的电力都得靠煤电撑着,相当于全国每亮三盏灯就有两盏靠烧煤供电。自家产量刚破10亿吨,3亿吨的缺口只能靠进口补,以前主要从印尼、澳洲买,可国际煤价一波动,国内电厂就慌神。去年夏天拉贾斯坦邦的纺织厂就因为缺煤停摆半个月,老板对着空厂房叹气,工人拿半薪回家,这种日子印度实在受够了,才急着找新货源。 再看蒙古,手里明明攥着塔旺陶勒盖这样64亿吨的超级煤矿,号称“黑色金库”,却愣是愁得卖不出去好价钱。以前90%的煤炭都得卖给中国,运输全靠卡车在土路上颠簸,80公里路程能耗一整天,到甘其毛都口岸还得排20公里长队,每吨运费比澳洲海运到中国还贵5美元。2024年铁路运输占比才35%,一年光运输瓶颈就少赚10亿美元,这钱要是早赚到,人均能多拿1万美元。想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可绕来绕去发现,连建炼油厂的钢材、泵机都得先运到中国港口,再经甘其毛都口岸转进去,根本躲不开。 俄罗斯的算盘倒挺响,想靠西伯利亚大铁路赚运费,早就计划改造铁路把运力提至1.8亿吨,还和印度签了2030年前每年供4000万吨炼焦煤的备忘录。可理想归理想,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老旧路段至今没改完,2020年才刚开始试运营煤炭集装箱运输,一个月最多也就运1.3万吨,这点量塞给印度塞牙缝都不够。真要承接蒙古到印度的煤炭运输,光协调宽轨换准轨的时间就得耗不少,更别说沿途的运力调度能不能跟上。 更有意思的是那座拖了又拖的炼油厂。早在2015年莫迪就拍板给10亿美元贷款,说要帮蒙古建“能源独立希望工程”,原计划2022年投产,结果拖到2028年还没影。蒙古盼着它能加工150万吨原油,省下进口成品油的外汇;印度想着既能赚技术钱,又能绑定蒙古能源,可连设备运输都得蒙古先去求中国通口岸,这“独立”实在有点滑稽。2024年蒙古60%的贸易额还靠中国,90%的煤炭依旧销往中国,所谓“多元化合作”更像给自己贴的体面标签。 说白了,这三方合作更像各怀心事的临时搭伙。印度急着填能源窟窿,却没算清俄罗斯路线的运输成本会不会比澳洲煤还高;蒙古想破运输瓶颈,可绕开中国的路根本走不通;俄罗斯想赚运费,可自家铁路的运力还没跟上野心。表面看各取所需,实则全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真要落地还得跨过资金、运力、地缘关系的多重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634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