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贴心了!”15日报道,湖北武汉,一社区给居民每户分配20平方菜地,没想到,每

征途观史 2025-10-16 10:43:15

“太贴心了!”15日报道,湖北武汉,一社区给居民每户分配20平方菜地,没想到,每年才收100元,还打了水井,居民:自己种菜吃的放心,过程也很开心。网友: 建议全国推广。[紫薇别走] 朱女士抽中了一块靠近水井的地,她是公司会计,每天下午6点下班后不再直接回家,而是先到菜地待上一小时,“刚开始不会种,把茄子苗种得太密,结果全都长不大。” 朱女士的第一茬黄瓜成熟了,她摘了十几根,自己留了几根,其余分给了帮过她的几位邻居,“以前住了五年,楼上楼下都不认识,现在每天在菜地碰面,自然就熟了。” 王大爷在农村种了大半辈子地,退休后跟儿子进城住,刚搬来那两年,他每天就是看电视、遛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手闲着心里就慌,”他说,有了这块菜地,生活一下子充实起来。 32岁的程序员小张第一年种了一地的辣椒,结果因为浇水太多全烂根了,第二年他改种小白菜和生菜这种省心的,终于有了收成,“失败也是一种体验,至少知道了蔬菜不是想种就能种好的。” 菜园最热闹的时候是周末,家长带着孩子来干活,小孩子拿着小铲子挖蚯蚓,追着蝴蝶跑,9岁的萌萌跟着妈妈种过豆角、茄子、番茄,她现在能准确说出这些蔬菜的生长周期。 社区物业主任老李负责菜园的日常管理,他说最棘手的问题是用水矛盾,“刚开始大家都接水管,有人为了省事把水龙头开着就去忙别的,结果井水不够用,后面的人没水浇,”后来社区制定了用水公约,限定每户每次用水时间,还安排了值班表,问题才解决。 有人为了省事喷高效农药,引起其他居民不满,社区专门请了农技站的专家来讲课,推广生物防治和有机肥,现在大部分人都用黄板诱虫、辣椒水驱虫这些土办法。 租金收入每年4万元,社区用这笔钱维护水泵、修补围栏、添置工具,账目每季度在公告栏公示一次,谁都能查,有居民建议把菜园扩大,但社区考虑到管理难度,暂时没有答应。 朱女士的女儿以前挑食,不吃青菜,但看到妈妈辛苦种出来的菜,她开始尝试,现在已经不挑了,王大爷的血压控制得更好了,医生说每天适度劳动对身体有好处。,区物业费收缴率也提高了,因为大家觉得社区确实在为居民办实事。 网友热评: 这种模式看起来是真不错,不仅让城里人圆了田园梦,还能把闲置土地用起来,促进邻里关系。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能有这么一片小田园,种点放心菜,既是难得的放松,也给老人找了乐子,让孩子认识了自然,一举多得。 希望管理能跟上,比如有统一的技术指导、解决浇水这类实际问题,并建立大家都能遵守的种菜规矩。 也有人期待这种模式能真正带动村民增收,让村里人愿意回来,而不是一阵风似的短期项目。 有没有可能推广,觉得这是改善社区环境、增进邻里感情的好办法。 特别是那种由“脏乱差”地块改造而来的共享菜园,不仅没让政府花大钱,还美化了环境,方便了居民。 您怎么看待这种共享菜园呢?您觉得在您居住的城市或社区,推行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可能会是什么,或者说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很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真知灼见。   官方信源:长江日报

0 阅读:0
征途观史

征途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