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究生教育转型太快了,硕士几乎快全是专硕了。哈工大已经明确全面取消学术性硕士。专硕学费名校热门专业能到几十万,很多学校还不提供宿舍。以前有段时间,名校在职博士都卡得很紧,现在名额也放开了。国家对高校拨款下降后,研究生教育成了大学赚钱的重要渠道 哈工大不是个例,去年教育部的数据摆在那儿,专硕招生占比已经冲到60%,比五年前翻了一倍还多。以前学硕是“主流”,现在倒过来,想读学硕得挤破头,不少高校干脆缩减到个位数名额。 最让学生头疼的是“花钱买学位”的感觉。清华MBA全日制学费49.8万,上海交大金融专硕三年32万,这还没算租房钱——很多学校明确说“专硕不提供宿舍”,北京五环外合租一个月就得4000多,三年下来又是一笔巨款。 有同学算过账,普通家庭读个热门专硕,总成本能抵上父母十年积蓄。可毕业找工作时,又发现企业不认“高价专硕”,有些岗位直接标注“优先学硕”,花了钱还没竞争力,这落差谁能接受? 高校也有自己的难处。财政部数据显示,近三年国家对高校的生均拨款年均降3%,重点高校的科研经费审批也更严。想维持运营,研究生学费成了“救命钱”——一个专硕的学费,顶十个本科生,这笔账谁都会算。 但不能把教育当成“生意”做。学生交了高价学费,却得不到匹配的资源:有些专硕课程跟本科重复,导师一年见不了两次面,毕业论文还得自己瞎琢磨。这样的“注水学位”,读了有啥用? 更让人担心的是“学术断层”。学硕越招越少,搞科研的后备军就少了。去年某科研院所招聘,连助理研究员岗位都招不到合适的学硕,最后只能从专硕里挑,可很多人连实验数据处理都不熟练。 教育转型本是为了对接市场需求,让学生更懂实践。可现在变成“重数量轻质量”“重收费轻培养”,就偏离了初衷。高校该醒醒了,靠学费赚钱走不长远,砸了自己的招牌,最后没人来读,才是真的麻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研究生
国内研究生教育转型太快了,硕士几乎快全是专硕了。哈工大已经明确全面取消学术性硕士
开心唠唠嗑
2025-10-16 11:33:01
0
阅读: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