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自曝,有一件事令他很不安,不准盟友跟中国跨出这一步 特朗普和阿根廷总统米莱刚见完面,外界就炸开了锅。不是因为两人握手的姿势,也不是因为谁先说了“自由市场”,而是特朗普突然挑明了一件让他“非常不安”的事:中国在南美的存在感,尤其是那个在巴塔哥尼亚的太空观测站,让他睡不踏实。 他不是拐弯抹角,而是直接放话:贸易可以搞一点,但别碰军事合作。这话说得直白,背后的焦虑也藏不住。 美国嘴上讲“尊重主权”,可一旦涉及中国,它的标准立马变了味。 早在他上一个任期时,就拉着西方盟友跟中国“脱钩”,只不过那时拉美国家的声音还没这么响。 现在,中国在阿根廷搞科研合作、基础设施投资、货币互换,搞得风生水起,美国才突然意识到,南美这块“自留地”,早就不是它说了算的。 那座被盯上的观测站,说白了就是一个大望远镜,坐落在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草原上,占地近500英亩。 2012年中阿两国签了协议,由中国航天局出资建设,阿根廷国家空间委员会全程参与,数据共享,用途写得明明白白——支持和平太空探索。 可美国偏不信,说这个站点可能“用于军事目的”,还说中国可能借此搞“战略监控”。 问题是,十几年过去了,除了高原风大点、信号强点,美国也没拿出什么实锤。 特朗普的这番“自曝”,并非一时情绪失控,而是战略焦虑的下意识反应。 他清楚,中国在拉美的存在已经从“经贸合作”变成了“战略布阵”,而美国虽然嘴上说不怕,可动作却频频。先是炒作“气球事件”,接着又盯上太空站,看似零碎,其实背后是一个更大的剧本,掐住中国在全球的科技脉络。 但阿根廷可不是傻的。一边是美国说“别跟中国搞太亲密”,另一边是中国实打实地投入180亿美元,帮阿根廷修基础设施、搞科研、换货币。 而且,美国对阿根廷的“援助”也不是免费的。前几年说好支持阿根廷经济改革,结果疫情一来,资金卡壳、贷款缩水,连IMF的态度都变得冷冰冰。 再加上美国国内财政吃紧,救市都顾不上,哪还有余力管得了南美每一块地? 美国这种“只准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逻辑,早已让不少拉美国家心生反感。拉美国家要的是发展,不是站队。 中国来的时候谈的是合作,修铁路、建港口、搞通讯,不带政治条件,也不指手画脚。 特朗普这次点名阿根廷,其实也是借题发挥。他知道中阿的合作是一根“引线”,背后牵动的是整个拉美。 如果这根线被掐断,其他国家也会犹豫要不要继续和中国走下去。可巴西、智利、秘鲁这些国家和中国的合作早已深入骨髓,哪是说停就能停的。 更关键的是,美国施压的方式以前是插手选举、干预内政,现在则是打舆论战、搞信息战,换个姿势继续推行“后院战略”。 特朗普所谓的“不安”,其实怕的是中国做事有效果。因为一旦中国在拉美的合作模式被证明是可复制的,那美国几十年来构建的“美洲秩序”就会松动。 美国当然不希望中国在太空、芯片、通信这些高端领域拿到主动权。可只靠封锁和围堵,不解决根本问题。 南美国家要的是伙伴,不是指挥官。与其对盟友发号施令,不如思考如何在平等基础上展开合作。 而且,中国并没有把阿根廷当“棋子”,而是当“合伙人”。这才是让特朗普最难受的地方。美国习惯了“我说你听”,可中国的合作方式是“你说我听”,这就让很多国家更容易接受。 现在的格局,不是冷战那种“非此即彼”,而是多边博弈、利益交叉。特朗普想用老办法逼阿根廷站队,结果只会逼出反感。 像阿根廷这样的国家,它们既不想得罪美国,也不想错过中国带来的发展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越是强硬,越容易失去信任。反倒是中国的“润物细无声”,更能赢得人心。 一场会晤,照出了一个比观测站更大的问题。那就是,美国不再拥有唯一解释“合作”的话语权。拉美国家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有自己的发展目标。 美国要想留住影响力,靠喊话是不够的,得真拿出诚意。 特朗普的“不安”,不是偶然的情绪,而是旧模式失效的必然结果。全球正在重塑,美国若还想做主角,就得学会与人共舞,而不是只想指挥别人跳舞。
特朗普突然自曝,有一件事令他很不安,不准盟友跟中国跨出这一步 特朗普和阿根廷总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10-16 12:42:33
0
阅读:4953
倦鸟
你不安就对了你个老王八
埃拉西亚
最近牛排价格又涨了好多 赶快从阿根廷搞一批回来
奋斗
以后在南美多搞几个观测站组网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