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以色列政府干了件特别让人窝火的事:停火协议刚生效一天,载着救援物资的卡车才刚到加沙,转头就跟联合国说,从当地时间15日起每天进加沙的援助卡车,要减到之前说好的一半,燃料和天然气除了特定基建用,其他全不让进。 要知道加沙现在啥情况?断水断电快俩月,老百姓连口干净水都快喝不上了,医院里的发电机就靠那点可怜的燃料撑着,好多重伤员等着手术却连照明都没有。之前好不容易谈妥停火,大家都盼着援助能多运点进来,结果以色列这手操作直接给浇了盆冷水。 联合国那边接到消息后,工作人员都急得不行。之前为了协调援助卡车通行,跟以色列、加沙当地相关方磨了好几天,好不容易定下来每天的运输量,现在突然砍半,好多已经打包好的食品、药品只能堆在边境仓库里。 加沙居民更别提多失望了。14号停火当天,看到第一辆援助卡车开进城区时,还有人站在路边鼓掌,想着接下来能多买点平价粮食,家里孩子也能喝上奶粉。结果15号一早听到援助要减半的消息,不少人又开始发愁,不知道手里这点存货还能撑多久。 有记者在加沙边境采访时,拍到几个卡车司机坐在驾驶室里叹气。他们前一天晚上就从埃及一侧的仓库装好了货,本来想着天亮就能进加沙,结果等到中午还没收到通行指令,后来才知道是以色列把数量给减了,他们这几辆车直接被排除在外。 医院的医生也急得直跺脚。加沙最大的一家医院里,重症监护室还靠着仅剩的一点燃料维持呼吸机运转,本来等着15号新的燃料运进来就能松口气,结果等来援助减半的消息,医生们只能开始盘算怎么省着用,甚至要跟家属商量是否要优先保障更危急的病人。 以色列政府给出的理由是“要确保援助物资不被滥用”,还说会对进入加沙的卡车进行更严格的检查。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理由站不住脚。之前每天的援助量本就不够加沙居民的需求,现在再砍半,缺口只会更大,所谓的“严格检查”不过是借口。 联合国官员在记者会上忍不住质疑,说之前双方约定的援助量已经是最低需求,现在突然减半,完全不符合停火协议里“保障加沙居民基本生活”的条款。而且燃料和天然气几乎全面禁止,除了少数基建能用,医院、水处理厂这些关键设施根本不够用,这会让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越来越严重。 有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算了笔账,按照之前约定的援助量,每天运进来的食品也就够加沙十分之一居民的需求,现在砍半后,只能满足二十分之一。药品更是紧张,像抗生素、止痛药这些常用药,之前就已经断货好几天,本指望15号能补一批,结果现在也没了着落。 加沙当地的商贩也愁坏了。之前停火后,他们还想着从援助物资里批发点平价商品,稍微缓解下物价飞涨的情况。现在援助减半,市场上的物资只会更紧缺,之前已经稍微降了点的粮食价格,估计又要涨回去,到时候老百姓更买不起。 还有不少国际组织站出来发声,指责以色列这种做法违背人道主义精神。有国际红十字会的官员说,加沙现在就像个“被隔绝的孤岛”,援助是居民活下去的重要希望,以色列突然减少援助,无疑是在掐断这丝希望,这种行为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以色列这边却不管这些质疑,依旧坚持要减少援助量。边境的检查站里,以色列士兵对每辆等待进入的援助卡车都检查得更严了,哪怕是密封好的食品箱,也要打开逐个查看,本来一小时能过十辆车,现在两小时都过不了五辆,明显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加沙的孩子们可能还不知道援助减半意味着什么,他们只是纳闷为什么15号早上没看到像14号那样多的卡车开进城区,之前跟爸爸妈妈说好要喝的奶粉,也迟迟没等到。有些孩子还站在路边,望着边境的方向,盼着能看到熟悉的援助卡车身影,可等来的只有失望。 医院里的护士们开始自发地节省物资,本来每次换药要用的纱布,现在尽量剪得小一点;消毒水也兑着水用,哪怕效果会打折扣,也没办法。有护士说,她们也不知道这样能撑多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以色列能早点恢复之前的援助量,不然真的要眼睁睁看着病人因为缺医少药而受苦。 国际社会的批评声越来越大,不少国家的外交部都发表声明,呼吁以色列立即恢复援助规模,保障加沙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有些国家提出要派特使去中东协调,希望能让以色列改变决定,但截至目前,以色列方面还没有松口的迹象。 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本就已经到了临界点,停火协议生效本是个转机,可以色列这手“减援助”的操作,直接让这个转机变得渺茫。现在加沙居民只能在焦虑中等待,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还能不能收到足够的援助,也不知道这样的困境还要持续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