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张恨水被迫结婚。他嫌弃妻子貌丑,却经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后,妻子怀孕生

笑蓝说 2025-10-16 16:55:13

1913年,张恨水被迫结婚。他嫌弃妻子貌丑,却经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后,妻子怀孕生下一个儿子,他却怒骂:真是晦气!   1913 年江西上饶的冬夜,张家婚房的红烛烧得正旺。18 岁的张恨水攥着衣角,迟迟不肯上前掀新娘的盖头 —— 这婚是母亲逼的。   媒婆说新娘徐氏 “眉眼清秀”,可当他终于揭开红布,心瞬间沉了下去。徐氏颧骨高、皮肤黑,普通得放在人群里都找不着,跟他想的妻子模样差太远。   “这就是你给我选的媳妇?” 张恨水当晚就跟母亲吵了架。母亲抹着眼泪说:“你爹走了,家道中落,徐丫头家里愿意帮衬,你别不知足。”   他摔门而出,在院子里站了半宿,寒风刮得脸疼,却没比心里的憋屈更甚。新婚夜,他蜷在椅子上睡了一夜,徐氏坐在床边,全程没敢说一句话。   婚后头一个月,张恨水没跟徐氏说过三句话。他嫌她貌丑,更嫌这桩被迫的婚姻毁了他的念想 —— 他本想考学,做个自由文人。   徐氏却没抱怨,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饭,把张恨水的旧衣服洗得发白。有次张恨水故意把脏衣服扔在地上,徐氏默默捡起来,手搓得通红也没吭声。   张母看在眼里,劝儿子:“她丑是丑,可心细,能过日子。”张恨水嘴上不服,心里却慢慢有了点触动。   那年冬天特别冷,他的旧棉袄破了个洞,夜里冻得睡不着。某天早上,徐氏把一件新棉袄放在他床头,针脚细密,领口还绣了个 “水” 字。   “我白天帮人洗衣,攒了点钱买的布,你试试合不合身。” 徐氏说完就红了脸。他摸着棉袄的棉絮,心里有点发堵 —— 这是他第一次觉得,这个丑媳妇也没那么讨厌。   可嫌弃的念头没彻底消失,尤其在旁人说闲话的时候。有次邻居开玩笑:“恨水啊,你媳妇要是再好看点,就完美了。”   张恨水当场黑了脸,回家就跟徐氏发了火:“以后少跟人打交道,别给我丢人。”徐氏眼圈红了,却还是默默给他端来晚饭,没一句辩解。   他看着徐氏低头的样子,突然有点后悔,却拉不下脸道歉。1914 年徐氏怀孕,张恨水的心情更复杂了。他既盼着孩子出生,又怕孩子像徐氏一样普通。   可惜孩子没保住,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他看着徐氏哭红的眼,没安慰,反而骂了句 “晦气”—— 他其实是在骂自己,骂这桩被迫的婚姻带来的一地鸡毛。   徐氏没怪他,只是更沉默了,夜里偷偷抹眼泪,却从不让他看见。后来张恨水去上海闯荡,临走前,徐氏把那件棉袄叠好放进他行李。 “在外头照顾好自己,别冻着。” 她声音很低,却透着牵挂。他没回头,心里却记着这件棉袄 —— 这是丑媳妇用双手和心意做的,也是这段被迫婚姻里,唯一温暖的东西。   直到多年后,他在北京成名,还把棉袄带在身边,藏在抽屉最底层,不愿让人看见,却也舍不得扔。如今,这件棉袄躺在江西上饶的博物馆里。   讲解员总会跟游客说:“这是张恨水第一任妻子徐氏做的,当年张恨水嫌她貌丑,却珍藏了一辈子。”红烛、盖头、旧棉袄,这些物件见证了一段被迫开始的婚姻,也藏着一个男人对 “丑妻” 的复杂情感 —— 有嫌弃,有无奈,更有藏在心底的愧疚与牵挂。   就像张恨水后来在文章里写的:“婚姻有时像件旧棉袄,初见时嫌它不好看,可穿久了,才知道它有多暖。”   信息来源: 中国作家网《张恨水的爱情,如他小说般一波三折》 人民文摘《"爷爷张恨水的浪漫藏在骨子里"》 CCTV教育频道《张恨水婚姻生活》 新快报——那些张恨水曾“缄口不谈”的情事(图)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