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比“枭龙”还要贵2倍多!印度空军一口气买97架光辉,战力可能还不如米格-21 印度空军正式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敲定合同,花了约70亿美元买97架光辉Mk1A战斗机,其中68架单座型,29架双座型,用来逐步换掉服役60多年的米格-21机队。 这笔交易是印度本土航空工业史上最大订单,合同总值67000亿卢比左右,交付从2027年开始逐步推进。 空军这么做主要是因为米格-21老化严重,事故率高,2019年巴基斯坦空战中一架就被击落,暴露了落后问题。 光辉项目从上世纪80年代启动,本意是取代米格-21,提供廉价多用途战斗机,但开发过程拖沓,成本超支。空军原本计划买更多架次,但目前总订单包括之前83架,加上这97架,达到180架左右。 生产效率是瓶颈,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年产16-18架,远低于需求。空军高层表示,这批飞机将加强边境巡逻和低强度作战能力,但专家指出,光辉的国产化率虽达65%,关键部件如发动机还是靠美国F404,电子设备从以色列进口,导致价格水涨船高。 相比之下,空军主力苏-30MKI每架成本9000万美元,但体积和推力是光辉的两三倍,性价比更高。空军计划到2035年达到42个中队,但目前只有30多个,缺口大,靠光辉填补短期内难见效。 成本对比是这笔交易最扎眼的地方,光辉Mk1A每架7200万美元左右,而巴基斯坦和阿塞拜疆用的枭龙Block III单价才3000万美元出头,贵了两倍多。 枭龙是中巴合作产品,生产效率高,供应链稳定,巴基斯坦航空复合体年产能几十架,已出口缅甸、尼日利亚等国。光辉成本高主要因为印度航空工业效率低,管理环节多,延误常有,加上进口部件贵,美国发动机和以色列雷达占了大头。 枭龙用中国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弹能挂PL-15,射程远,性价比高。光辉虽升级了EL/M-2052雷达和电子战系统,但整体推重比低,载弹量5300公斤,比枭龙略多,但高空速度和机动性不如。 空军评估显示,光辉适合中低空任务,但复杂战场上可能吃亏。米格-21虽老,但超音速性能强,维护简单,在某些场景下更实用。印度空军承认,光辉维护成本低,可用率高,但短期战力提升有限。 枭龙已服役上百架,实战经验多,光辉至今只小批量服役,没经大战考验。成本高企让印度出口难,潜在买家如阿根廷、埃及更青睐枭龙的低价。印度计划未来用本土雷达和导弹降低依赖,但目前仍需进口,推高价格。 战力评估是关键,光辉Mk1A定位轻型多用途战斗机,设计上比米格-21先进,但实战能力有争议。米格-21是冷战老将,速度Mach 2.0,机动灵活,曾在印巴战争中立功,但升级后仍落后于现代标准。 光辉最大速度Mach 1.8,作战半径500公里,用复合材料降低雷达截面到0.5平方米,比米格-21隐身好,但推重比0.9左右,不如米格-21的1.0以上。载弹点8个,能挂本土导弹,但整合外挂武器慢。 相比枭龙Block III,光辉雷达先进,能多目标跟踪,但发动机推力弱,高空拦截响应慢。空军报告指出,光辉适合地面攻击和空中警戒,但狗斗中可能不如米格-21敏捷。枭龙有PL-15导弹,射程150公里,光辉Astra-1才100公里,BVR作战吃亏。 米格-21虽事故多,但简单可靠,维护需求低,光辉虽现代,但软件问题曾导致延误。专家分析,光辉战力相当于4.5代,但对阵F-16或苏-30时辅助角色为主。印度空军用光辉替换米格-21是过渡,长期目标是中型战斗机如AMCA。 但目前战力不如预期,空军缺口大,依赖俄制飞机。这笔采购虽本土化,但战力短板让空军头疼。
·太可惜了,巴基斯坦再也无法击落印度空军米格-21战斗机了,因为现在印度所有米格
【13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