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出台最严厉制裁,11家中国实体进入名单,中方誓言回击 当地时间15号,英国政府一声令下,把全球90家实体列进了制裁名单,里面不光有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和44艘运俄油的油轮,还硬是把11家中国实体塞了进去,包括好几家买俄油的中国企业,还有4个中国的石油港口,理由张口就来,说是这些中国实体“支持普京发动俄乌战争”,这话听着就站不住脚。 中国跟俄罗斯做石油生意,那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合法买卖,既符合中国的法律,也符合国际贸易的规矩,跟所谓的“支持战争”根本不搭边。 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一直很清楚,从来都是劝两边坐下来谈,从来没偏过谁,更不会干那种递刀子的事儿。 就像之前美国制裁中国珠海振戎公司,说人家跟伊朗做石油生意不合法,结果人家公司的贸易全是按国际公约来的,美国那就是强盗逻辑。 这次英国跟美国学的这一套,本质上没区别,都是拿自己的规矩当全世界的规矩,典型的耍流氓。 而且中国对军民两用的东西出口管得特别严,从来没出过岔子,英国拿这个当借口,纯粹是找个由头刁难人。 再说说英国为啥非要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这事儿其实早有苗头,今年3月的时候,英国就用差不多的理由制裁过4家中国电子元件企业,当时中国驻英使馆就警告过,这会砸了中英经贸的底子,可英国根本没听进去,7个月不到,制裁的规模反倒扩了近3倍。 这里面有两个门道,一是英国想抱美国的大腿,这些年美国一直想拉着盟友一起对付中国,英国这是主动递投名状,想跟美国绑得更紧。 二是想在欧盟里刷存在感,之前欧盟喊着要对中国搞动作,结果光打雷不下雨,英国抢先动手,就是想显得自己比欧盟更“强硬”,可实际上就是被人当枪使,典型的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更让人不齿的是,英国这制裁不光没道理,还净干损人不利己的事儿。这次被制裁的中国企业里,有一家本来都跟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谈妥了,要一起研发航空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这项目能给两边都带来好处,结果制裁一出来,项目直接停摆,前期投的几百万英镑全打了水漂。 要知道中英之间的经贸往来早就深度绑在一起了,英国的不少企业靠着跟中国做生意赚钱,现在制裁中国企业,相当于给自己的企业断路子,最后亏的还是英国人自己。 之前2021年的时候,英国跟着欧盟拿新疆棉花说事儿,制裁中国实体,结果中国马上就反制,不光制裁了英国的相关人员和企业,英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还遭到了消费者的抵制,吃了大亏,这次显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不过英国也该清楚,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能随便拿捏的了,中国驻英大使馆第一时间就表态了,说英方这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已经严正交涉,要求立即撤销制裁。 这话分量很重,因为中国从来都是说到做到。2021年欧盟和英国因新疆问题制裁中国时,中国一周之内就完成了反制,精准打击了他们的核心势力,让欧洲实实在在尝到了苦头,当时德国媒体都评论说,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反击西方的施压。 这次英国再敢来硬的,中方肯定会拿出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对英国的相关企业或者领域采取反制,让英国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 其实英国自己也该好好想想,搞这种单边制裁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把中英关系搞僵。 中国企业跟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只要合规合法,就轮不到英国指手画脚,就算英国把制裁大棒挥得再高,也挡不住正常的经贸往来。而且国际社会都看得很明白,英国这是在搞政治操弄,是借题发挥打压中国,这种做法不得人心。 之前美国搞“长臂管辖”制裁其他国家的企业,已经被全世界骂了个遍,英国还跟着学,只会让自己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 说到底,英国这次搞制裁,就是既想讨好美国,又想刷存在感,可偏偏找错了对象,打错了算盘。中国从来不怕别人施压,你敢制裁我的企业,我就敢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底线问题,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英国要是真把中方的警告当耳旁风,继续一条道走到黑,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捞不到任何好处,还得赔上中英经贸的大局,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英国这回算是彻底把架子摆出来了,一点都不藏着掖着。当地时间15日,英国政府直接官
【31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