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刚把中资芯片厂强制接管,中国反手就把仓库大门上锁——安世半导体惠州、上海两大基地里价值数亿美元的晶圆、封装件,如今一箱也飞不出保税区。荷兰正连夜跟中方部委商量豁免,语气急得冒烟。 事情的变化其实比很多人预料的还要快。原本这些芯片应该从中国的惠州和上海两地发往全球,但因为中国突然加上了出口门槛,一个许可证让货物动弹不得。 实际上,安世半导体根本不是什么 “欧洲芯片厂”,这是咱们中国企业实打实买下来的资产。2018 年的时候,闻泰科技花了 332 亿人民币,把荷兰恩智浦剥离出来的半导体业务给收购了,之后安世就成了咱们的全资子公司。 这些年咱们经营得好好的,给荷兰交了 1.3 亿欧元的税,还在当地雇了几千人,不管是对荷兰还是对全球供应链,都是做了实事的。 可荷兰政府倒好,9 月底突然翻脸,搬出个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二话不说就把安世的全球资产给冻了,中方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说停就停,99% 的股权都塞给了第三方托管。这哪是什么 “监管”,分明就是明抢! 更可气的是,这背后全是美国在搞鬼。法庭文件都曝光了,早在今年 6 月,美国官员就逼着荷兰表态,说安世想从美国的 “黑名单” 里逃出来,必须把中国籍的 CEO 给换了。 等到 9 月底美国把制裁范围扩大到子公司,荷兰第二天就动手了,这哪是什么 “自主决定”,分明就是美国的跟屁虫,温顺得很。他们嘴上喊着 “保障供应链安全”,实际上就是见不得中资掌控关键芯片企业,想用政治手段抢饭碗。 但荷兰政府千算万算,忘了最关键的一点:安世的命根子在中国。这家公司看着总部在荷兰,可 70% 的产能都扎在中国土地上,广东那 8 万平方米的封装厂,光是年出货量就超过 1100 亿件,全球每 5 个成熟芯片里就有 1 个是这儿造的。 惠州、上海的基地里堆着的那些晶圆、封装件,价值好几亿美元,全是要发往苹果、特斯拉这些大公司的关键货。他们以为抢了总部的控制权就能说了算,殊不知生产的源头、出货的闸门全在咱们手里。 所以中国这反手一锁仓库门,简直是点中了荷兰的死穴。10 月 4 号商务部一发布出口管制公告,安世在中国的工厂就立马停了出口,没有许可证,再好的芯片也别想出保税区。 这一下欧美客户先慌了神,特斯拉的电动车生产线缺了安世的功率半导体就转不动,苹果的新机型也等着芯片装机,这些巨头天天给荷兰政府施压,能不急吗? 要知道,安世的芯片可不是普通玩意儿,汽车的电源管理、手机的传感器都得靠它,断供一天损失都是天文数字。 荷兰这才尝到厉害,之前嘴硬说 “自主决策”,现在连夜派人和中方部委求豁免,语气急得冒烟。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真把中国惹毛了,吃亏的还是欧洲自己。 安世在欧洲的工厂虽然雇了人,但原材料、核心工艺都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咱们要是再收紧点,不光是安世,连带着欧洲的汽车产业都得跟着遭殃。 更别说中国手里还有镓、锗这些半导体必备材料的王牌,全球 90% 以上的产量都在咱们这儿,真要是限制出口,整个西方半导体行业都得抖三抖。 有人可能会问,咱们这么做会不会太强硬?其实这都是被逼出来的。这些年美西方打压中国科技企业就没停过,从华为到中兴,现在又轮到安世,动不动就拿 “国家安全” 当借口,把商业规则踩在脚下。但他们忘了,中国早就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拿捏的样子了。 就像这次,荷兰刚动手三天咱们就反制,速度快得让他们措手不及,这背后是咱们对供应链的掌控力,更是自主技术的底气。最近国产 EDA 设计软件都突破了,这些硬实力就是咱们说话的本钱。 中国欧盟商会都看不过去了,说荷兰这是 “现代经济强盗行径”,这话一点没说错。你想想,人家合法收购的企业,好好经营着,凭什么说接管就接管? 要是每个国家都学荷兰这样,看谁的企业好就抢过来,那全球生意还怎么做?咱们锁仓库门,不是要撕破脸,而是要告诉他们:合作可以,但得讲规矩,想明抢?没门! 现在这局面其实很清楚,荷兰要么撤销错误决定,把安世的控制权还给闻泰科技,要么就等着供应链彻底乱套。 那些喊着 “技术主权” 的欧洲政客也该醒醒了,全球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把中国踢出去,最后只会砸了自己的饭碗。中国从来不怕博弈,但也珍惜合作,可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不是单方面的欺负人。 说到底,安世这事儿就是个教训,告诉美西方:别把中国的克制当软弱,也别把商业当政治游戏。咱们能把仓库门关上,也能在需要的时候打开,但钥匙攥在自己手里,想拿钥匙,就得拿出诚意来。荷兰现在急着求豁免,就是明白这个道理了,可惜早干嘛去了?
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不准出货,那生产出来产品卖到哪去,是中国厂家购买吗,自产自销
【200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