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7年,沈醉到重庆监狱视察,看见一个疯老头正在跑步,沈醉不经意间与疯

千浅挽星星 2025-10-17 12:42:53

[微风]1947年,沈醉到重庆监狱视察,看见一个疯老头正在跑步,沈醉不经意间与疯老头来了个四目相对,他突然神色大变:“这人装疯,给我抓起来!”   在国民党的重庆白公馆,韩子栋每天在院子里不知疲倦地跑圈,在别人眼里,这就是一个被彻底折磨疯了的可怜虫。   毕竟,从 1934 年被关押开始,漫长的牢狱生活足以让多数人精神崩溃,因此韩子栋表现出的 “疯癫” 状态在当时看来十分合理,监狱看守也曾对他进行过测试,最终认定他确实精神失常。   就这样,原本需要重点监视的政治犯韩子栋,在看守的认知里变成了无需警惕、只需日常管理的 “精神病人”。   但他们不知道,韩子栋坚持跑步是为了储存体力,为日后逃亡做准备;他平时的沉默,实则是在暗中思考和规划逃亡路线。   不过,韩子栋的伪装在 1947 年险些被沈醉识破,沈醉是军统高级官员,观察力远胜于普通看守,在监狱视察时,他与韩子栋偶然对视,仅从韩子栋的眼神中,就发现了不符合精神病人特征的坚定意志。   沈醉当即对韩子栋起了疑心,韩子栋的处境变得极度危险,他凭着惊人的毅力硬扛过了随之而来的试探与拷问,除了求饶的呻吟,什么都没泄露,虽然沈醉最终被手下说服,暂时放过了他,但临走时还是下令要“严加看管”。   这次事件让韩子栋意识到,仅靠让监狱整体放松警惕还不够,还需要找到更具体的机会来实施逃亡计划。   白公馆作为秘密监狱,物资采购都得看守们亲自跑腿,这活又累又烦,他们看着体力充沛的韩子栋,动了歪脑筋,就把他当成了免费的搬运工,这一决定,意外为韩子栋打开了接触监狱外部世界的通道。   韩子栋抓住了这个机会,但并未急于行动,而是保持耐心,每次外出时,他都表现得十分顺从,进一步强化了自己 “疯癫无害” 的形象。   随着时间推移,看守对他的监视也逐渐松懈,从最初的多人跟随,慢慢变成了仅由一人负责监视,负责监视他的看守名叫卢兆春,有赌博的嗜好。   1947 年 8 月,逃亡的关键时刻到来,卢兆春带着韩子栋外出采购,途中被一家麻将馆吸引,暂时放下工作前去赌博。   趁卢兆春专注于赌博的间隙,韩子栋以去厕所为由平静地离开现场,混入街道的人群中,成功摆脱了控制。   逃亡成功后,韩子栋在野外跋涉了 45 天,最终抵达解放区,并将自己在白公馆了解到的重要情报带回,他的成功逃亡在当时被传为一段传奇。   然而,韩子栋的逃亡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国民党方面因他的逃脱而震怒,随即对关押在白公馆的其他共产党人进行了报复性屠杀,当解放军的营救队伍赶到白公馆时,原本关押的七十多名革命者,最终只剩下三十余人。   这份用战友的生命换来的自由,成为了韩子栋此后人生中无法释怀的愧疚,他时常自责,如果自己能更早完成逃亡并传递情报,或许能挽救更多战友的生命。   1992 年 5 月 19 日,韩子栋在贵阳去世。 参考资料: 1. 《红岩》- 杨益言、赵一曼著,该书详细描述了白公馆和渣滓洞的历史。 2. 《国民党特务机构概览》- 张涛著,本书详细介绍了国民党时期的特务机构,包括蓝衣社的历史和运作方式。

0 阅读:106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