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可以模仿我的包装设计,但不能太高仿,以至于我的消费者傻傻分不清 蒙牛:有这么明显吗?好吧,我去花钱换包装了 近日,国内乳业两大龙头企业伊利与蒙牛之间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尘埃落定。二审维持原判,认为蒙牛确实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赔付伊利500万。加上早年蒙牛“未来星”产品模仿伊利“QQ星”包装等,蒙牛在过去十余年间因包装“撞脸”伊利而产生的赔偿总额已超过800万元。 据伊利提交的证据显示,全国20个地区的商超将两款产品并排堆放销售,导致82.6%的受访者认为包装相似,部分电商平台的消费者甚至产生了误认。 蒙牛精选牧场同伊利金典在包装上高度“撞脸”,可能在单盒包装上还不算明显,但从整箱包装看确实算是高仿。不过但凡蒙牛把“精选牧场”这几个不具备来源识别功能的大字换成“蒙牛”也不至于落得个这个下场。 其实,这种在包装上到处模仿的案例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很多成熟行业(如乳制品、饮料、休闲食品)更甚。当技术创新遇到瓶颈时,包装成为了最直接、最快速的竞争武器。 在“存量博弈”中,与其冒险做一个可能失败的全新设计,不如模仿一个已被证明有效的设计成了不少厂家的优先选择。 这种高度模仿虽被认为短视,但在没被司法判决前是真有效,尤其是对于小厂而言。只是像蒙牛这样的大厂也搞这些高仿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只能说现实还是太卷了,以至于它们也甘愿铤而走险……
丢人丢大了!江苏,顾客投诉外卖丢失,骑手被罚后不服,报案查监控,没想到偷吃者竟然
【10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