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10月14日凌晨,荷兰把“临时豁免”四个字塞进最新出口管制令:只要芯片最后不在中国封装,ASML的High-NA EUV就能发货。 老伙计们可能听着迷糊,先掰扯清楚——High-NA EUV就是造高端芯片的“顶尖机床”,单台售价超26亿人民币,重量抵两架空客A320,全球就ASML能造。荷兰这波操作,明眼人一看就是“两边讨好”的小算盘。 你可别小瞧这“临时豁免”的字眼,背后藏着ASML憋了好几年的委屈。这家荷兰公司看着风光,其实早被美国绑在芯片博弈的战车上。就说High-NA EUV吧,研发花了整整15年,砸进去近200亿欧元,全球上千家供应商凑齐零件才能组装,其中光美国企业提供的核心部件就占了30%还多。前两年美国一纸禁令,直接断了ASML向中国出口先进光刻机的路,可中国市场占了它全球营收的近20%,去年光卖中低端机型就赚了超百亿元,这口子一堵,ASML的生产线都快转不动了。 荷兰政府更犯难。ASML可不是普通企业,它贡献了荷兰全国4%的出口额,上下游带动了上万个高薪岗位,说它是荷兰经济的“压舱石”都不为过。之前美国逼着加码管制,荷兰硬扛了大半年,就是怕把ASML逼到绝路——真要是彻底断了中国市场,这家巨头的研发资金链一断,全球高端芯片产业链都得跟着抖。可又不能完全违逆美国,毕竟北约盟友的关系摆在那儿,真闹僵了,美国在能源、防务上给点小鞋穿,荷兰也扛不住。 所以这次的“临时豁免”,根本就是个精心算过的折中方案。“最后不在中国封装”这条件,看着卡得严,实则留了活口。芯片产业链本来就是串在一起的,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先把ASML的光刻机买回去,在国内完成晶圆制造,再把半成品运到东南亚或者欧洲的封装厂加工,绕个圈子照样能用。荷兰既给了美国“没直接卖给中国封装环节”的面子,又让ASML能正常出货回血,顺带还赚了个“维护产业链稳定”的好名声,简直是一石三鸟。 但这背后的猫腻,明眼人都看得透。本质上,荷兰还是被地缘政治架着走,ASML的“自主”从来都是假象——只要核心部件还依赖美国,它就永远没法真正自己说了算。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态度,这次居然没跳出来反对,说白了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一方面,美国本土芯片制造产能还没跟上,暂时离不开全球产业链的配合;另一方面,真把荷兰逼急了,万一它联合欧盟搞起“芯片自主”,美国反而会失去对高端产业链的控制权。 说到底,这哪是什么“豁免”,根本就是大国博弈里的缓兵之计。ASML想保住中国市场,荷兰想护住本国经济命脉,美国想稳住自己的霸权地位,三方各怀心思,才凑出这么个看似皆大欢喜的方案。可芯片产业链的本质是协作,靠搞限制、设门槛,终究是拆自己的台。要是哪天ASML真的因为持续断供丢了研发动力,或者中国企业彻底突破了光刻机技术,这“临时豁免”的戏码,恐怕就没人再演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欧洲各大协会集体出手,对荷兰当局威胁起诉索赔,原因竟是荷兰强行夺取中企的147
【36评论】【63点赞】
浪子abc123
自媒体一天到晚瞎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