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干部说:任何一个聪明人,都不会因为工作而跟任何人对抗。如果你的领导刁钻,你

史叔温情 2025-10-18 16:07:19

一位老干部说:任何一个聪明人,都不会因为工作而跟任何人对抗。如果你的领导刁钻,你就学会避其锋芒,没必要当出头鸟。如果你的同事有小人,那你就敬而远之,表面客客气气,其实保持距离。   “所以您是说,在单位里活得最好的人,从来不是最正直的那个,也不是最有能力的那个?”老干部是在一个刚进单位的年轻人因为坚持某个方案而与领导闹得不太愉快的时候,说的这番话。但在年轻人非黑即白的世界观里,这近乎是一种“背叛”,是对原则的背叛。   老干部似乎看穿了年轻人的心思,继续说道:“你以为避其锋芒是懦弱?错了,这是战术。”因为,对抗需要成本,而聪明的战士从不把弹药浪费在无意义的战场上。   他讲了个故事,单位曾有位能力突出的科长,业务精湛,却因处处与一位“外行”领导较真,屡屡在公开场合纠正领导的错误。   结果他被调到了一个闲职,专业才华再无用武之地。虽然他在事实上没错,但在方法上,他选择了最糟糕的一种当面让领导下不来台。   而另一位同事,面对同样的刁钻领导,他从不硬碰硬。领导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他不会直接说“不行”,而是说“这个方案很有意思,我马上去调研可行性,三天后给您详细报告”。三天后,他带着详实的数据和分析,委婉地说明了困难,并提出了更可行的替代方案。领导对此便欣然接受了。   这就是区别:前者在对抗,后者在引导;一个激化了矛盾,一个解决了问题。只不过人们往往把不退让等同于有原则,却忽略了真正的目的,应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证明自己正确。   至于关于如何与“小人”同事相处,某个部门曾有个爱打小报告的同事,大家对他避之不及。但有一位老同志,见面总是热情地打招呼,偶尔还会分享些零食,可从不与他讨论工作机密,也从不参与他对其他人的议论。当被问及对这位同事的看法时,老同志总是笑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起初有人觉得这是圆滑,后来才明白这是清醒。与小人撕破脸,往往意味着你要把自己拉低到他的水平,用他的规则来博弈。而一旦如此,你已经输了一半。   “表面客客气气,其实保持距离”这八个字背后,是一种深刻的边界意识。不树敌,但划清界限;不交心,但维持体面。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保护了自己的精力不被无谓消耗。   当然,这种智慧也有其灰色地带。有人把“避其锋芒”变成了无原则的迎合,把“敬而远之”演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这让人不禁困惑: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不丢失内心的那份正直?   对此,老干部给出了答案:“底线是用来守住的,不是用来展示的。真正的原则,是在无人看见时依然坚持的东西。”   他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多年前,某个项目存在严重问题,但领导执意推进。他在公开会议上没有激烈反对,而是说“需要进一步研究”。   会后,他连夜撰写了一份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通过正式渠道提交,并巧妙地让更高层领导看到了这份材料。最终项目被叫停,而那位执意推进的领导,后来也感谢他避免了更大的错误。   但如果他选择在会上直接对抗,结果就可能被调离这个岗位,报告永远到不了更高层,项目会继续推进,最后造成实际损失。   就像工作多年的人都会发现,那些因耿直而碰得头破血流的理想主义者,和那些因圆滑而失去信任的“聪明人”,往往都不是最后的赢家。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证明自己正确的人。这两者看起来相似,实则天差地别。   文│一阳 编辑│史叔

0 阅读:50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