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好奇,我们的李成钢副部长到底对美国说了什么,以至于美国财长贝森特专门开一个

史鉴奇谈 2025-10-19 11:03:41

现在很好奇,我们的李成钢副部长到底对美国说了什么,以至于美国财长贝森特专门开一个记者会以粗鄙的语言攻击我们的李成钢副部长!贝森特这种攻击我们谈判代表的失礼行为,连美国媒体也看不下去,认为这说明特朗普团队在应对中国时遭遇到了巨大的挫败感。 要知道贝森特可不是普通官员,是美国财政领域的核心人物。按常理说,这种级别的人公开讲话都得端着架子,讲究个外交礼仪。可他这次完全没按套路来,话里话外全是火气,连基本的尊重都没顾上。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媒体的反应,连他们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有媒体直接说,贝森特这失礼行为,明摆着是特朗普团队应对中国时,遭遇到了巨大挫败感才憋出来的火气。这话其实点透了关键——要是美国占着上风,哪用得着靠攻击谈判代表来撒气?   肯定有人会问,难道是谈判桌上吵得太凶?但真要是谈判时的唇枪舌剑,以美国一贯的霸道做派,当场就会回击,绝不可能憋着不吭声。他们向来不缺当面硬刚的底气,更不会对咱们谦让半分。   可这次偏偏隔了好几天,美国才在公开场合跳出来回应。这时间差里藏着的门道,结合当下中国收紧稀土政策的背景,就能看出些眉目了。极有可能的情况是,李副部长当时就美国某些行为,给出过非常强硬的警告,只是美国没听进去,甚至没当回事。   为啥稀土政策是关键?因为稀土这东西对美国太重要了。不管是新能源领域的电池,还是军工里的导弹、战机,都离不开稀土。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核心,一旦收紧政策,美国很多产业都会受影响。   李副部长作为咱们的谈判代表,肯定不会只谈表面议题。他大概率是把稀土领域的利害关系,明明白白摆在了美国面前。可能是提醒美国,别在贸易或者科技领域继续搞小动作,否则中国在稀土上的调整,会让美国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   美国当时估计没把这警告当回事。他们可能觉得中国只是说说而已,不会真动真格,或者觉得自己能找到替代方案。毕竟这些年美国总想着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嘴上喊得凶,心里说不定还觉得能扛过去。   可随着中国稀土政策一步步落地,美国那边才慌了神。他们突然发现,想找替代供应源没那么容易。稀土开采和加工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就算美国自己重启矿山,或者找其他国家合作,没个几年时间根本形成不了稳定产能。   这时候他们才回过味来,李副部长当初的警告不是空话,是真能影响到美国产业命脉的硬实力。这种后知后觉的恐慌,加上政策落地后带来的压力,让特朗普团队彻底沉不住气了。   贝森特的失态,本质上就是这种恐慌和挫败感的集中爆发。他没办法在政策层面找到应对中国稀土调整的好办法,又不能承认美国在供应链上的短板,只能把火气撒在李副部长身上。这种转移矛盾的做法,其实是暴露了他们的无力。   而且从外交逻辑来讲,攻击对方谈判代表本身就是下下策。正常情况下,就算双方分歧再大,也会保持对谈判对手的基本尊重,因为这关系到后续沟通的可能。贝森特连这点都不顾了,说明特朗普团队在应对中国的策略上,已经有些乱了阵脚。   再想想李副部长的身份,他长期参与国际贸易谈判,经验丰富,说话办事肯定有章法。他不会随便说硬话,一旦开口警告,必然是基于中国的实际实力和政策储备。也就是说,咱们敢提警告,就有底气让警告落地,不会给美国留太多侥幸空间。   美国现在的困境其实是自找的。之前他们在贸易、科技等领域不断给中国设限,觉得能压制住咱们。可他们忘了,中国在关键领域也有自己的优势,稀土就是其中之一。李副部长的警告,不过是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外交话语,提醒美国别越界。   现在贝森特跳出来攻击,反而让更多人看清了真相。不是中国谈判代表“说话太硬”,而是美国自己应对失策,又没本事解决问题,只能靠失态来掩饰挫败。这种做法不仅赢不了尊重,反而会让国际社会看到美国在外交上的失态和底气不足。   后续的发展更能说明问题,中国并没有因为美国的攻击而放缓稀土政策调整的脚步。该收紧的继续收紧,该规范的继续规范,这其实也是在告诉美国,靠攻击谈判代表没用,想解决问题,就得拿出诚意,好好坐下来谈,而不是搞这些旁门左道。

0 阅读:124

评论列表

潇然哥

潇然哥

3
2025-10-19 11:22

李部长说了,希望美国不要玩火自焚,结果被美翻译成中国要让美国陷入地狱之火[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用户10xxx45

用户10xxx45

2
2025-10-19 11:54

李部长好样的,下次走路小心点,你踩着人家的尾巴,人家疼死了,为了防止它咬人,最好一脚踩死。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