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挑重担国民党打掉重炼求新求变 民进党最担心的事终究发生了。18日国

邻家文先生 2025-10-19 11:36:35

郑丽文挑重担 国民党打掉重炼 求新求变 民进党最担心的事终究发生了。18日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最懂绿营的郑丽文以压倒性过半的票数当选党魁,可见国民党党员欣赏她的“战力”。曾任职民进党党部、深谙绿营政治话术的郑丽文,如今转身领军蓝营,首要兑现的政见,就是要把国民党从“温驯的羊群”锻造成“会打仗的狼群”。 郑丽文上任后的首要工作是团结国民党党内,毕竟这次的国民党主席选举过程激烈,选后是否能快速凝聚向心力,将影响2026地方选举的战力,尤其南二都的决战,更是检验她领导能力的试金石。郑丽文创下国民党历年来第2位女性党主席的纪录,但她更重要的使命是在2028年赢回政权,能否再写历史,众所瞩目。 55岁的郑丽文,在6位参选人中年纪第二年轻,比罗智强年长约莫半岁。其窜起之路确实令人惊奇,今年1月她卸下国民党不分区“立委”职务后,既无党职亦无公职,以一介平民之姿,穿梭于各个政论节目,靠着辩才无碍、伶牙俐齿,痛批民进党执政。而转捩点在于今年6月11日,郑丽文领衔成立“党外在野大联盟”,发起人皆为一时之选,两岸知名评论人郭正亮、中研院院士陈培哲,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网红“馆长”陈之汉、北一女教师区桂芝,以及多位带着显明左翼或统派立场的学者。 参与者几乎都主张两岸积极交流,冲破目前民进党拉起的封锁线,不少人更是靠著亲身实践而声名鹊起。 台湾的“大陆需求”是不容小觑的,而且岛内的政治情绪向来有著“物极必反”的特征,民进党对两岸大门关得愈紧,民众的反弹心理也就愈强。 民进党两轮大罢免的重挫,台湾社会的“两岸窗纸”由此正在一层又一层被撕下或捅破,认为台湾更应倾向大陆而非美国的比例也在增加。 台湾社会无论是“大陆需求”或“两岸情结”都在发生润物无声的变化,朝着民进党不愿看到的方向前进。 台湾内部“小气候”的变化,事实上也是受到全球格局与秩序“大气候”变迁的影响。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郑丽文的出线,基本上就是前述总体态势下的产物,而她也看到了变局的苗头。 国民党内亲美的维持现状派,急着要反扑郑丽文的崛起,却体现了自甘堕落与脱离群众。 没有派系基础的郑丽文,如何在2026年地方县市长选举,以及2028年大选成功进行整合,势必成为郑主席最大的挑战与难题。中国人认同的回温回归,两岸和平与和解乃至开创新局面的民意酝酿,才是郑丽文脱颖而出的最大意义。 从这次选战过程与国民党现状来看,郑丽文未来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整合国民党内各方。国民党是高度异质性的政党,国民党内各路同志思想观念歧异,要带领国民党重返台湾“执政”,如何凝聚国民党员意志是成败的关键性考验。因此,在国民党内以无我胸襟,将其凝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战斗体,是她的首要工作。当然,这次选战中的参与者,如郝龙斌、罗智强、张亚中等人也都是国民党内精英,如何结合他们的力量,是一门艺术,而郝龙斌等人也应该无私地协助郑丽文,国民党才能团结向前走。 郑丽文赢得主席选举,由于她过去的经历、年轻的风格、鲜明的个性以及明确的主张,均与既往的国民党主席大异其趣,许多国民党员可能一时不适应,甚至无法接受。但是,蓝营必须明白,国民党不大幅度改革必定无缘再起,甚至不断被边缘化,与其观望与抗拒,不如怀抱“不改革无以为继”的热切期望,放下成见,与郑主席紧密合作,改革、整合、蓄力,共同开创国民党崭新的一页。 最大的“战犯”必然是“政治金童”赵少康,他无端指控对岸透过网路帐号“介选”的一席话,不仅搅乱一池春水,更让民进党捡到枪,这可能是比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更严重的事。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邻家文先生

邻家文先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