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鹤庆糖厂 (张树忠) 1996年的春天,因鹤庆县糖厂扩建改造,由云南省轻纺工业设计院承担设计方案,因遇到软基问题,我前往黄坪鹤庆糖厂,为那栋遭遇软基难题的厂房开展软基勘察工作。彼时,糖厂机器轰鸣,效益正盛,宛如一颗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 时任厂长是我鹤庆三中的师兄苏树发,书记是黄坪本地的杨友能,而副厂长徐宏则是原黄坪乡的老乡长,调到糖厂后主管生产。 苏树发厂长热情地向我讲述糖厂的过往。民国二年,鹤庆全县红糖产量不过7.8吨,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涓涓细流。新中国成立后,鹤庆制糖业迎来了发展的春风。1956年,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传统制糖的宁静,产量跃升至292吨;1958年,更是达到了1095吨的高峰。同年9月1日,鹤庆县姜营糖厂成功试验水力助动制糖机,那是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自此,糖厂如振翅高飞的雄鹰,在时代的天空中快速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