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今天走了,说实话,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他拿过诺贝尔奖,但真不了解他给中国留下了什么。我仔细看了看他的事迹,觉得这位老先生确实不简单。 先说那个诺贝尔奖。1957年他拿到物理学奖的时候,咱们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他这个奖一拿,直接打破了西方人在科学上的垄断,让中国人第一次在顶尖科学领域挺直了腰杆。他自己后来也说,这可能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不是那个奖杯本身,而是给中国人争的那口气。 更厉害的是,他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在物理学界的地位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差不多。咱们外行可能听不懂这些理论,但要知道,这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后来好几个人都是靠着他这个理论也拿了诺奖。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75岁那年,放着美国那么好的待遇不要,跑回清华从头开始。自己掏腰包捐了100万美元,又到处筹钱,就想在清华建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那么大年纪了,还坚持给大一新生上课,课间就跟学生挤在一起讨论问题,一点架子都没有。 他给自己在清华的房子取名“归根居”,还写了句诗:“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2015年,他干脆放弃了美国国籍,成了中国院士。99岁的时候,把自己一辈子积累的手稿、藏书全都捐给了清华,真是什么都留给祖国了。 在中美关系还很紧张的时候,他就冒着风险第一个回来访问。听说中国的原子弹完全是靠自己造出来的,他当场就哭了。后来几十年里,他推荐了1200多个中国学者去国外学习,这些人回来都成了国家科研的顶梁柱。 别看他是大科学家,但特别愿意跟普通人交流。2007年他在科技馆做科普讲座,几千人听得津津有味。他还经常去中学给孩子们做报告,说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 现在想想,杨振宁先生这辈子就像画了一个圆——从清华出发,最后又回到清华。他留给我们的不只是那些高深的物理公式,更是一种精神。就像天上以他名字命名的那颗小行星,人虽然走了,但光芒会一直亮着。
杨振宁先生今天走了,说实话,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他拿过诺贝尔奖,但真不了解他给中国留
文文纪实
2025-10-19 21:58:58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