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究会迎来谢幕,那么万一接普京班的人是个亲美派,中俄现在抱团取暖的局面会不会一夜翻车?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叶利钦领导下的俄罗斯就是典型的亲美派执政。那会儿俄罗斯一门心思要融入西方阵营,又是搞休克疗法又是主动疏远中国,结果不仅经济被折腾得一塌糊涂,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这说明俄罗斯的外交方向,从来都存在转向西方的可能性。 现在中俄看似打得火热,本质上是双方应对美西方压力的利益捆绑。中国需要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比已经超过20%,天然气也占了15%。俄罗斯则需要中国的庞大市场和制造业支持,来对冲西方制裁带来的冲击。 这种基于现实利益的合作确实务实,但也藏着隐忧。利益这东西从来都是此消彼长的,一旦俄罗斯新领导人觉得亲美能带来更大好处,现有的合作根基随时可能动摇。毕竟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吸引力,对俄罗斯精英阶层来说一直没断过。 俄罗斯国内的亲美势力其实一直存在。莫斯科的不少精英都有西方教育背景,他们对欧美那套制度和生活方式相当认同。这些人始终觉得俄罗斯应该是西方世界的一员,而非和中国“抱团”对抗西方。只是普京的强势执政,让这些声音一直被压制着。 一旦权力更迭,这些亲美派很可能迅速崛起。他们要是掌权,第一件事说不定就是缓和与西方的关系,甚至可能配合美国的战略,把矛头对准中国。毕竟在他们眼里,和西方搞好关系才是俄罗斯的“正途”。 能源合作这块就很脆弱。中国虽然是俄罗斯能源的最大买家,但俄罗斯从来没放弃过欧洲市场。之前欧洲因为俄乌冲突减购俄罗斯能源,那是没办法的事。要是西方松口解除制裁,俄罗斯大概率会把更多能源转向欧洲,毕竟欧洲的支付能力和基础设施曾是他们的首选。 地缘政治上的风险也不能小看。中亚地区一直是俄罗斯的传统“后院”,同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国在中亚搞了不少基建项目,比如中吉乌铁路,还和当地国家有大量贸易往来。 要是俄罗斯亲美派上台,他们很可能会配合美国在中亚围堵中国。比如限制中国企业的项目审批,或者在地区事务上给中国使绊子,这对中国的能源通道安全和地缘布局都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军工合作方面同样有隐患。这些年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不少关键技术,像苏-35战机、S-400防空系统等,对中国国防力量的提升有帮助。但这种合作完全看政治氛围,一旦俄罗斯转向亲美,军工合作肯定会立刻中断。 更麻烦的是,俄罗斯要是亲美,说不定会把之前和中国的军工合作信息透露给美国,这对中国的国防安全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毕竟美国一直想搞清楚中国的军事技术底牌。 中国现在防着点,并不是要和俄罗斯翻脸,而是提前做好风险预案。就像能源进口,中国一直在拓展多元化渠道,加大从中东、非洲的进口比例,就是怕过度依赖俄罗斯出问题。在中亚,中国也在直接深化和当地国家的关系,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俄罗斯这个篮子里。 说到底,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俄现在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实重要,但不能因此就忽视未来的变数。防着点不是恶意揣测,而是成熟的外交智慧。 中国真正要做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只要中国足够强大,不管俄罗斯未来是谁掌权,都得掂量和中国翻脸的代价。这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稳稳守住自己的核心利益,这才是最靠谱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