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冻结中企资产, 中国以“规则对规则”展开精准反制 近日,荷兰方面冻结闻泰科

风云起时 2025-10-20 15:44:36

荷兰冻结中企资产, 中国以“规则对规则”展开精准反制 近日,荷兰方面冻结闻泰科技资产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举动并非孤立的商业纠纷,而是当前全球经贸格局复杂化的一个缩影。面对这一挑战,中方展现出更加成熟老练的应对策略——通过完善法律工具、精准对等反制,在国际规则框架内维护自身权益。 规则博弈: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牌 过去,中国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多采取外交抗疫为主的应对方式。而如今,中国的反制策略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性的“组合拳”。 在法律层面,中国已建立起完备的反制法律体系。2021年出台的《反外国制裁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明确规定可以对不友好行为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包括查封、冻结在华资产、限制入境等。目前正在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将进一步丰富应对工具,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贸易反制体系。 这些法律工具使中国能够依照国内法和国际法准则,在规则范围内与对方周旋,实现了从“被动接招”到“主动出牌”的战略转变。 精准打击:掐准要害而非全面对抗 与传统的粗放式反制不同,当前中国的反制措施体现出惊人的精准性。在稀土领域,中国通过对稀土及相关技术实施出口许可制,建立了一套精细化的管控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标准甚至低至0.1%的含量,这意味着几乎任何含有中国稀土元素的产品都可能受到规制。 这种精准打击还体现在其他关键领域。根据修订后的《国际海运条例》,中方可以对特定国家船舶加收特别港务费,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的成本链条。这些措施并非盲目对抗,而是经过精心计算,在关键节点上施加恰到好处的压力。 多边布局:构建反制联盟 中国的应对策略还有一个鲜明特点——善于利用多边机制和国际规则。在WTO框架内,中国不仅可以单独提起诉讼,还能够联合欧盟、日韩等利益相关方,共同质疑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措施。 这种多边化应对具有双重效果:一方面增强了反制的合法性和道义基础,另一方面也分散了单边对抗的风险。通过将双边争端多边化,中国正在国际规则制定中争取更大话语权。 长远谋篇:下好国际贸易这盘棋 从更深层次看,中国当前的反制策略体现了一种围棋思维——不追求一时得失,而是着眼于全局和长远。通过在国内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在国际积极参与规则制定,中国正逐步扭转在传统经贸纠纷中的被动地位。 这种策略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对国际规则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正如围棋高手能够在复杂局面中找到“手筋”,中国通过稀土管制、航运反制等精准措施,在国际经贸这盘大棋局中逐渐掌握了主动权。 这一系列变化表明,中国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应对已经更加成熟、自信且有效。未来,随着中国继续深化对国际规则的掌握和运用,类似的精准反制案例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出现,这必将对全球经贸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0 阅读:27
风云起时

风云起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