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机太多,也是个头疼事,歼11D“胎死腹中”实属无奈,可惜了! 2015年,号称中国版苏35的歼11D完成首飞,却没有进入量产,究其原因,只能说是生不逢时。 当时,歼-10C、歼-16和歼-20已组成“三剑客”,歼-16作为双座多用途战机,既能制空又能对地打击,而五代机歼-20扛起了图腾大旗,此时正在试机的歼-11D角色突然变得模糊了,定位飘忽不定。 同时,沈飞的歼-15和歼-16的生产任务紧迫且繁重,生产线资源属实紧张,优先级较低的歼-11D,自然也就难以排上日程。 另外,当时刚引进的24架苏-35填补了歼11D的位置,再次拉低了列装歼-11D的迫切性。 如此一来,歼11D的下马便成了意料中和必然的事情。 虽然歼11D未驭苍穹便“夭折”,但“歼氏族谱”上依然铭刻有它的名字!它身上的技术成果被后来的僚机沿用了,也对得起“幕后英雄僚机”的赞誉!
新战机太多,也是个头疼事,歼11D“胎死腹中”实属无奈,可惜了! 2015年,号
小乙不识物
2025-10-20 20:05:46
0
阅读:539
霖霖最棒
可惜啥?技术验证机多的去了。要是大规模量产服役即落后才是浪费和可惜[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