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点福,就觉得羞耻,是病。 人到中年,不要再执着于吃低级的苦, 能力范围内,不要节衣缩食, 不要盲目劳碌身体, 不要再有操不完的心。 到了这个年纪, 无需再通过吃苦证明什么。 人,活着的另一种意义, 是让自己享点福。” 很多人总说:“人生来就是吃苦的。” 然而,活到中年才慢慢明白, 把“享福”当成罪过,才是真的拧巴。 年轻时总觉得,只有把自己逼到极致, 才算没白活,以至于, 省下饭钱买件体面衣服要偷偷藏着, 偶尔给自己放个假会心慌半天, 好像多花一分钱、多歇一分钟, 就是对生活不负责。 可日子久了才发现, 那种“享点福就羞耻”的心态, 只会让人永远活在痛苦中。 俗话说,“四十不惑”。 年轻时吃的苦,是为了站稳脚跟, 是没办法的必经之路; 可到了中年还执着于“低级的苦”, 就不是坚韧,而是跟自己较劲了。 就像有人明明能吃口热饭,偏要啃冷馒头;明明身体扛不住,还硬撑着熬夜加班;明明别人家的事管不着,偏要揽过来愁得睡不着。这些苦,吃不出未来,也换不来体谅,只会把自己熬得没了精神,把日子过得没了滋味。 胡适先生说过: “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 可收获之后呢?总不能一直栽下去, 忘了尝尝果实的甜吧。 人活着,不是为了用“吃苦”证明自己多努力、多无私。你对家人好,不必用“省吃俭用”来体现;你对工作负责,不必用“消耗身体”来证明。 到了中年, 就该明白要对自己好一点。 能力范围内,买件舒服的衣服, 吃顿合口味的饭,睡个安稳的觉, 这些不是浪费, 是对自己几十年辛苦的补偿; 少管点别人的闲事,少操点没必要的心, 不是自私,是把精力留给真正该珍惜的人。 很多人不敢享福, 是怕被说“懒惰”“自私”, 好像只有一刻不停地忙、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才是正确的。 殊不知,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哪有那么多“必须”和“应该”? 你不必做所有人眼里的“好人”, 也不必用“苦行僧”的标准要求自己。 那些让你心里发慌的“享福羞耻”, 其实是自己给的枷锁。 你怕别人说闲话,怕未来有风险, 可忘了当下的日子,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今天舍不得吃的那口菜, 明天再吃就没了当时的胃口; 今天没敢休的那场假, 以后再补也找不回当时的轻松。 人到中年,最该学会的,是跟自己和解。 别再把“享福”当成见不得人的事, 也别再用“吃苦”绑架自己。 你要知道,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好好爱自己,不是偷懒, 是为了更有精力去过后面的日子; 适当给自己点甜头,不是放纵, 是让生活多些盼头。 往后的日子,别再跟“享福”较劲了。 该花的钱别省,该歇的时候别撑, 该放的心事别攥着。 人生就这一次, 中年不是用来继续“苦熬”的, 是用来“回甘”的。 把那些没必要的“苦”放一放, 把藏在心里的“福”捡起来, 才不算辜负自己,也不算辜负这烟火人间。
什么才是真正的善良?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