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贺电、回电的异同】10月19日,我党给中国国民党的致电,关键词与主旨有:

史鉴奇谈 2025-10-21 09:04:40

【两份贺电、回电的异同】10月19日,我党给中国国民党的致电,关键词与主旨有:   共同政治基础:“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回望三十多年前,两岸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会谈中,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份共识从来不是嘴上说说的口号,而是两岸关系能走稳走实的压舱石,是两岸开展一切交流合作的政治前提。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正是靠着“九二共识”的支撑,两岸才实现了海运、空运、通邮的“三通”直航,结束了两岸民众隔海相望却难以直接往来的历史。   2008年至2016年,两岸经贸往来更是迎来黄金期,贸易额从不足2000亿美元攀升至近3000亿美元,台胞来大陆求学的院校数量增加了三倍,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也逐步完善。   可一旦有人试图模糊甚至背弃这个共识,两岸关系就会立刻陷入紧张动荡。   2016年之后的几年里,“台独”势力在岛内推行“去中国化” agenda,阻挠两岸交流,导致两岸协商机制停摆,赴台旅游的大陆游客数量锐减,台农产因无法及时销往大陆而大量滞销,不少依赖大陆市场的台企陷入经营困境。这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台独”是两岸关系的最大威胁。   贺电里着重强调这一点,就是要明确告诉两岸各界,不管形势怎么变,共同政治基础不能丢。只有守住“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关系才有对话的前提,才有合作的空间,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与此同时,贺电也清晰点出了当下的时代背景: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这两句话不是空泛的描述,而是精准概括了两岸所处的大环境,更是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看看国际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各种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   但另一边,中国的发展势头却越来越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8%;科技领域,5G基站数量占全球60%以上,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5万公里,空间站全面建成并开展常态化实验;军事领域,国产航母、隐形战机等装备不断列装,国防实力持续提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从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到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孔子学院在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这些成就让两岸同胞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民族的力量,也让台湾同胞看到了参与民族复兴的广阔空间。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两岸关系的走向不仅关乎各自的发展,更关乎整个民族的未来。世界百年变局之下,单个地区的力量越来越有限,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抓住发展机遇。   比如在经贸领域,大陆有14亿多人口的庞大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台湾在半导体、精密制造、农业技术等领域有着独特优势。   2023年,两岸贸易额虽受外部环境影响有所波动,但仍突破2000亿美元,大陆依然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   如果两岸能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深化经贸合作,共建两岸共同市场,就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文化方面,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最宝贵的财富。每年举办的海峡论坛,吸引了数万台湾同胞参与,涵盖文化、教育、科技、民生等多个领域;   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如“海峡青年节”,让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走进大陆,了解大陆的发展机遇,不少人选择留在大陆创业就业,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在西方文化冲击的当下,两岸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就能让民族文化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