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出新限制,不许向中国出口高端光刻胶。 TCL立马终止1.2万吨进口订单,转头联合彤程新材、上海新阳签15.6亿采购协议,国产光刻胶不仅没拖后腿,还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交付。 光刻胶被称为半导体行业的“血液”,每片芯片的诞生都离不开它。全球市场长期被日本和美国企业垄断,六大厂商掌控着八成份额,高端ArF光刻胶更是卡着中国芯片制造的咽喉。当特朗普政府酝酿对日系光刻胶加征25%关税时,业界一片忧心——每加仑1500美元的光刻胶,成本将直接跳涨400美元。 压力之下,中国芯片企业反而爆发出惊人能量。上海新阳的ArF浸没式光刻胶已拿下首批订单,KrF光刻胶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100%。彤程新材更是在上半年交出近2亿元的光刻胶营收成绩,连续两年增速超过50%。 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动科技的高精度涂布线正以低于±1%的误差高速运转,年产能突破1.2亿平方米。从材料合成到配方设计,他们实现了100%国产化。而在中国科学院实验室里,张健研究员团队开发的金属氧簇光刻材料,正将中国带向极紫外光刻的最前沿。 国产光刻胶的崛起绝非偶然。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已突破28nm制程,覆盖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关键客户。彤程新材不仅掌握KrF光刻胶40%的国内市场份额,更将产能提升至2000吨。就连配套的显影液、蚀刻液,也由江化微等企业构建起完整产业链。 美国的封锁就像一柄双刃剑。特朗普的芯片“对等进口”政策本想逼制造业回流,却意外激活了中国半导体材料的创新基因。曾经依赖进口的晶圆厂,如今主动向本土供应商敞开大门。这种上下游的紧密协作,让国产光刻胶在实战中快速迭代、日趋成熟。 当然,前路依然漫长。EUV光刻胶仍由日本企业主导,全球九成市场握在它们手中。但中国企业在ArF、KrF领域的突破,已经为全面自主打开了缺口。每一次技术验证通过、每一批订单交付,都在重塑着全球光刻胶产业的权力格局。 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商业竞争,成为国家间科技实力的博弈。中国半导体材料企业用实力证明:卡脖子的手,终将变成推动我们前行的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禁令反成神助攻!国产光刻胶逆袭提前3个月交付,TCL豪掷15.6亿转身拥抱中国供应链
七七爱天下
2025-10-21 09:42:55
0
阅读:967
用户10xxx46
整天瞎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