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副总统万斯接受采访时说 10月12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的时候,谈到了中美近期的关税博弈,而且罕见地释放了软调子。那么万斯到底说了一些什么?又为什么会采取低姿态呢? 这话听着可比之前顺耳多了。万斯没再像上个月那样喊着“对华加税没商量”,反而对着镜头解释,关税不是跟中国赌气的手段,核心是想让企业把工厂留在美国,给美国工人造岗位。他甚至给企业画了张饼:留在本土能享低税收、低能源价,要是非去海外建厂也不拦着,但把商品卖回美国就得付代价。末了还补了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暗示关税带来的阵痛得熬一阵子,这话里的妥协味儿藏都藏不住。 哪顾得上硬气?美国国内的经济早把白宫架在火上烤了。高盛刚算完账,现在美国消费者已经扛了22%的关税成本,再拖下去可能要扛到67%。耶鲁大学更直接,说今年每户家庭得因为关税多花2400美元,鞋服价格都快涨疯了。更要命的是就业,7月非农新增就业才7.3万,还不如预期的零头,超半数行业都开始裁员了 。之前被当“筹码”的农民也扛不住了,中国早转去巴西买大豆,美国大豆对华出口近乎停滞,那些摇摆州的选票可经不起折腾。 中方的反制更是戳在了痛处。10月9日刚出台的稀土管制,精准掐住了美国的软肋——全球70%的稀土供应都靠中国,芯片、导弹这些“宝贝疙瘩”离了它根本造不出来。美方前脚喊着要管制中国软件,后脚就发现自己的高端制造先卡了壳。特斯拉上海工厂早就把产能转去欧洲,苹果也在发愁iPhone要是再加税,美国售价得涨30%,消费者哪会买账。 盟友那边也在拆台。欧盟刚跟印尼签了“近零关税”协议,5年内96%商品免税,摆明了不跟美国玩贸易战了。万斯自己都吐槽,欧洲号称盟友,经济上对美国伤害最大,可真要硬碰硬,美国手里的牌早不多了。 说到底,这哪是“软调子”,分明是硬撑不下去的无奈。之前还骂“中国乡巴佬”的嚣张劲儿没了,无非是关税的苦果自己尝够了。可骨子里还是想把产业链拽回美国,这种霸权心思不改,博弈就没个头。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 美国副总统万斯接受采访时说 10月12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接受福克斯
小海日常生活
2025-10-21 11:02: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