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的重大转变】
1. 关键推动人物:川普
a. 事件:川普正成为推动俄乌冲突结束的关键剧情推动人物。
2. 关键事件时间线与细节
a. 10月16日:美俄沟通
i. 事件:川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和普京进行了长时间、富有成效、取得很大进展的通话。
ii. 会面约定:双方同意下周会面,地点定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
b. 会面地点分析:布达佩斯
i. 匈牙利的立场:长期以来是欧盟里的“钉子”,倾向中国、支持俄罗斯。
ii. 历史隐喻:乌克兰的伤心地。
iii. 历史事件:【1994年12月】在此签订《布达佩斯备忘录》,乌克兰(当时的世界第三大拥核国家)主动销毁全部核武器,换取安全保障,但该保障后成废纸。
iv. 局势推测:选在布达佩斯,是否意味着美国将向俄罗斯靠拢,或川普已大概率认可普京的和平方案?
c. 10月17日下午:美乌会晤
i. 事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八个月内第三次】到访白宫,与川普进行会晤。
ii. 会晤情况(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1. 会晤演变成激烈争吵,川普敦促泽连斯基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停战条件。
2. 川普警告普京曾提到“如果乌克兰不同意,他将摧毁乌克兰”。
3. 川普多次爆粗口,甚至直接训斥泽连斯基。
4. 川普把俄乌冲突前线的地图扔到一边,【坚持要求泽连斯基将整个顿巴斯地区割让给普京】。
iii. 会晤结果:泽连斯基因拒绝出让领土,被恼羞成怒的川普骂出了白宫。
iv. 会后场景:泽连斯基只能在白宫马路对面随便找个空地(一张简陋的桌子,下面是枯败的草地)召开新闻发布会。
d. 10月19日:川普的明确主张
i. 川普表态:俄乌现有战线已经形成。
ii. 川普的方案:【应当立即在当前战线停火】。
iii. 顿巴斯问题:维持现状就好。川普认为那片土地目前【78%】已被俄罗斯控制,就让它保持现状,后续再行协商。
iv. 核心意见:以当前战线为准划界停火,各自回家,停止交战。
3. 欧洲的反应与立场转变
a. 欧洲的初步反应与担忧
i. 欧洲的看法:认为川普倒向了俄罗斯,打算和普京私下勾兑,出卖乌克兰和欧洲的利益(唇亡齿寒)。
ii. 英国防大臣的表态:
1. 声明:如果川普和普京达成停火协议,那么欧洲军队将在未来几周内部署到乌克兰。
2. 真实意图:更倾向于是故意施压,提醒川普不要私下谈判达成对欧洲不利的协议,因为欧洲是受冲突影响最大的利益关联方。
b. 欧洲的最终转变:联合声明
i. 发布方:法国总统府。
ii. 联署人: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欧洲理事会主席、法、英、德、意、波兰、挪威、芬兰、丹麦等国领导人,以及最关键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iii. 声明意义:表明欧洲主要领导人达成一致,且泽连斯基没有意见。
c. 联合声明内容与深层解读
i. 声明内容(一):【强烈支持美国总统川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并重申“国际边界不得通过武力改变”。
ii. 声明内容(二):将加大对俄施压,正制定方案将【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支援乌克兰】。
iii. 【核心信息解读】:真正重要的是第一句话——“强烈支持美国总统川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
iv. 川普的立场(即欧洲支持的立场):俄乌应按当前战线割裂顿巴斯地区,划界停火,各自撤兵。
4. 局势转变结论
a. 【欧洲的最大转变】:此前欧洲坚持帮乌克兰夺回全部领土,现在等于承认了【“打到哪里就算哪里”】,接受现实,不再追求恢复战前的俄乌边界。
b. 泽连斯基的转变:他作为联署人之一,说明内部已经谈妥。
c. 最终推论:停火不再是嘴上说说,是真的要开始规划怎么执行了。
d. 市场预期:【俄乌停战的预期大幅提升】,停火谈判从“有想法”进入了“准备动手干的阶段”。
e. 最终悬念:看俄罗斯会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