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0月16日,西班牙媒体《军事区》刊载了一篇文章,称社交媒体泄露的文件显示:中国空军正等待接收从俄罗斯购买的20架新型伊尔-78MK-90A空中加油机,预计交付时间为2027年至2028年。 2016年底,俄罗斯4架苏-35飞抵河北沧州飞行训练中心,坐实了中国采购苏-35的传闻。此事一度引起许多人对歼-20的质疑,在拥有了五代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从俄罗斯采购战斗机?哪怕在很多年之后,还是会有人以此为依据,认定中国战斗机不如俄罗斯战斗机好。 后来随着歼-10C、歼-16、歼-20等新型战斗机陆续服役,中国就再也没有从俄罗斯进口军用飞机。哪怕在苏-57服役后,中国也没有动心。然而时隔十年后,中国可能又要买俄罗斯飞机了。 这事儿当年确实让很多人看不懂,甚至有点上火。你想啊,咱们自己的歼-20都公开亮相了,国之重器,隐身战机,这面子多大。结果转头就从俄罗斯买了24架苏-35,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一时间,网上“歼-20不行”、“国产发动机拉胯”的论调甚嚣尘上。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现在回过头看,才发现这步棋走得有多妙,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操作。 说白了,2016年那会儿,咱们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过渡期。歼-20虽然惊艳,但刚服役,产量跟不上,飞行员培训、战术摸索都需要时间,形成战斗力还得等。 而咱们的另一款主力重型战机歼-16,虽然也是多面手,但当时也处于产能爬坡阶段。这时候,空军就面临一个“青黄不接”的空窗期。苏-35是什么? 它是俄罗斯当时最先进的4++代战机,机动性逆天,雷达强劲,最重要的是,它是一款成熟到不能再成熟的平台,买来就能用,立刻就能形成战斗力。这笔交易,本质上是一次“应急采购”,用最快的速度补强了当时最急需的重型制空战力,确保了在过渡时期,天空不会出现力量真空。 更关键的一步棋,藏在苏-35的“心脏”里。它搭载的AL-41F1S发动机,是当时俄罗斯最顶尖的航发,推力大,可靠性高。咱们买苏-35,可不只是买了飞机本身,更是买了一个宝贵的研究样本。 通过亲手拆解、研究、测试这款先进发动机,可以为国产航发的研发提供大量的数据和经验。这比自己埋头苦干要快得多,也直接得多。 这就像一个学霸,不光自己做题,还专门去研究别人的解题思路,取长补短,进步自然神速。这波操作,既解了燃眉之急,又为长远发展铺了路,一石二鸟。 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当时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受西方制裁和油价影响,俄罗斯那几年日子不太好过,军火出口成了重要的外汇来源。 咱们在这个时间点出手,等于是在一个绝佳的“买家市场”里购物,议价空间非常大。据说这笔交易的价格相当优惠,而且还附带了一揽子的技术转让和后勤保障。趁着别人困难的时候,用最划算的价格买到最需要的东西,顺便还能加深一下战略伙伴关系,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随着国产“太行”发动机的成熟,以及歼-10C、歼-16的大批量服役,特别是歼-20换装国产“峨眉”发动机后,中国空军彻底告别了对进口战机的依赖。 苏-57出来后,咱们看都没多看一眼,因为咱们的路已经走通了,而且越走越宽。这充分证明,当年的苏-35采购,根本不是“不行”,而是一次极其精明的战术性补充。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最近又有风声传出,说时隔十年,中国可能又要从俄罗斯买飞机了。这次又会是什么呢?肯定不是战斗机了,因为咱们的歼-20家族已经枝繁叶茂。根据一些外媒的猜测,这次的目标很可能是大家伙——战略运输机或者战略轰炸机。 比如,俄罗斯最新复产的图-160M战略轰炸机,或者改进版的伊尔-76运输机。如果真是这样,那背后的战略考量就又不一样了。这说明咱们的眼光已经从“战术补强”转向了“战略拓展”。 运-20虽然已经很棒,但在某些特殊任务或者超远航程上,图-160M这种“白天鹅”级别的战略威慑平台,依然有它独特的价值。这次若成行,又将是一盘什么大棋?大家不妨猜猜看。
[微风]10月16日,西班牙媒体《军事区》刊载了一篇文章,称社交媒体泄露的文件显
士气沉沉
2025-10-22 11:54:44
0
阅读:13257
用户11xxx44
假的
用户61xxx15 回复 10-22 18:28
这事是真的,只不过是二十年前的新闻
半根油条半杯奶还有半个茶叶蛋
不接触国外的,又怎么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技术地位呢?要不然跟老美一样,以为自己一直领先,这下好了,六代机被超了,5代机也落后了。反正小量买,既能了解国外技术,有比我们好的就学,不比我们好的,也可以用啊
用户70xxx21 回复 10-22 23:07
假新闻
外公
购买武器从来不能单纯的从武器本身看问题。地缘政治也要考虑
用户13xxx86
接济一下穷伙计也是有可能的
用户13xxx39
假消息多点。
山高人为峰
买点用,也顺便研究一下,还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技术,再就是让俄罗斯也心里平衡一下,毕竟现在都是他们买我们的东西,我们不买点显得没交情了
用户10xxx64
我一直觉得当年买苏35就是为了给俄军工输点血。一个活着但又成不了超级大国的大鹅是有用的大鹅,被西方吞并的大鹅才是最危险的大鹅。
用户10xxx28
买来苏35和S400,才知道被忽悠了,北风之神它就是想卖,也不能买。
用户10xxx16
2016年底?
左佐
就习惯而已
似水流年
图—160还可以,伊尔76绝不可能,假的!
离弦
假新闻
Mr 邓
俄罗斯已经没有中国值得购买的武器军备了
我是谁
假新闻
XL
自己搞不出来还不进口?
zsdqy007
小编把二十年时间线改到现在
似水流年
图—160还可以,伊尔78绝不可能,假的!
天边一朵云
自媒体要点脸不??
iamzhgz
假新闻!!! - 技术冗余:运油-20已全面超越伊尔-78MK-90A,且形成实战能力。 - 战略风险:20架的规模将导致长期依赖,违背自主可控原则。 - 产能矛盾:俄罗斯无法在2027-2028年交付如此规模的订单。 - 现实案例:近年中国对俄军购已转向非核心领域,战略平台采购基本停滞。
不二胡
真的,是在为929发动机探路呢!
用户10xxx61
阿Q精神,自娱自乐,
ohgami
中国人最会做买卖。中国人做买卖讲求一个双赢。
Binbin
时间紧迫,时不我待[滑稽笑]
冬眠的熊
这完全就是弥补自己产能不足了,也是给大毛输血
观沧海
胡说八道,假设是真的。以俄现在的处境,还有能力一年拿出20架大型机?
大漠孤烟
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鲁A挤男厕
早就定下的合同不能毁约
退出文坛的鸠摩智大师
可能就是要让俄罗斯撑下去,光买能源不行了。
大胡
假消息
慢漫满
变相支持一下朋友,不是没可能
宁人
俄罗斯的土特产品倒是可以进口、但武器方面中国早已失去了兴趣
chaboshi
瞎扯淡
摘下金箍
战略烟雾弹
拎壶冲
看看每次接航天员落地时用的是什么型号的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