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终于还是承认了! 荷兰大臣卡雷曼斯突然松口,愿就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与中国谈判。这场180度转弯的背后,是欧洲汽车业的集体逼宫。 安世半导体早就是中国闻泰科技拿下的核心资产,专攻汽车芯片这块刚需市场。它虽说不搞3纳米那种高精尖,但全球车企的生产线都指着它吃饭。 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这些不起眼的玩意儿,安世的出货量常年稳坐全球第一,车规级Power MOS也能排到全球第二,近1.6万种产品料号几乎覆盖了汽车电子的半壁江山。 更关键的是,这公司的供应链早就串起了中欧——德国工厂负责造晶圆,最后要命的封装测试环节,核心产能却攥在中国东莞的工厂里,那儿一年能造出超过500亿件组件。 荷兰之前的操作那叫一个决绝。9月30号,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下了部长令,把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全冻了,一年之内不许动人员和业务。 紧接着10月7号,当地法院又裁决暂停闻泰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还把闻泰持有的股份几乎全托管给了第三方,等于直接抢了控制权。 这波操作掐点极准,刚好赶在美国升级对华制裁新规之后,说是巧合,荷兰豆都得长出芯片来反驳。 背后的推手明眼人都清楚是美国。荷兰法院曝光的裁决文件早把底裤扒了,美国早在6月就跟荷兰交底,想让安世躲开制裁清单,必须先把中国籍CEO换掉。 荷兰官员还跟着起哄,逼着安世要“独立于中资股东运营”,本质就是帮美国执行所谓的“穿透规则”,把中资的影响从企业里彻底剥离。那会儿荷兰大概觉得抱上美国大腿稳赚不赔,压根没掂量自己能不能扛住后续的连锁反应。 但他们忘了,安世半导体是拴着欧洲汽车业命门的。10月中旬,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直接发公告喊救命,说安世已经没法保证芯片交付,再拖下去欧洲汽车制造业就得停摆。 这话真不是危言耸听,车企手里的安世芯片库存顶多撑几周,可换其他供应商光认证就得耗数月,生产线根本等不起。大众、宝马这些巨头的电话估计快把布鲁塞尔和柏林的线路打爆了,毕竟芯片断供一天,损失的都是真金白银。 更闹心的是,恐慌已经蔓延到了市场端。安世的物料开始被疯抢,报价停了,价格还涨了,整个汽车供应链都在发抖。 连美国汽车创新联盟都坐不住了,首席执行官直接警告,芯片要是不能尽快恢复供应,美国的汽车生产也得受连累,溢出效应能波及好几个行业。这下荷兰彻底骑虎难下,本来想帮美国打压中企,结果先把欧美自己的制造业逼到了墙角。 中方的态度也给荷兰添了不少压力。商务部和外交部接连发声,直指荷兰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用行政手段插手企业事务,既违反契约精神又砸自己的营商招牌。中方明着说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潜台词就是真逼急了,东莞的封装测试厂那边完全能卡住脖子。 荷兰自己的智库都看不下去,学者直接点破他们是被美国当枪使,欧洲自己都没理清对华政策,荷兰这步棋走得纯属冲动。 卡雷曼斯大概是被各方逼得没辙了,最近终于松口说要谈判,还扯出“防止知识产权转移”的借口给自己找补。他说这事已经升到最高层级讨论,荷兰外交官在忙着斡旋,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再不谈,欧洲汽车业要翻天了”。 毕竟荷兰心里门儿清,安世的股权还是中国的,供应链关键环节也在中国,真把中方惹毛了,受损的还是依赖芯片的欧美企业。 说到底,荷兰这转弯根本不是良心发现,全是现实耳光抽出来的。一边是美国的施压,一边是欧洲汽车业的集体逼宫,中间还顶着中方的强硬表态,再硬撑下去就得赔本赚吆喝。安世这事儿早就不是简单的企业纠纷,成了检验欧洲供应链韧性的试金石。 卡雷曼斯要是带不出实在的解决方案,别说中荷经贸关系受影响,荷兰在欧洲的信誉都得打折扣。毕竟供应链崩了的时候,甩锅可当不了芯片用。
荷兰这波操作,纯属白忙活一场!安世中国直接官宣“单飞”,不听荷兰总部的了,这反击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