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期正式宣布,对半导体关键材料启动出口限制,光刻胶和氟化氢被列为重点管控品类。在这十几种材料里,日本的光刻胶全球供应占比高达90%,氟化氢的全球供应占比也达到70%。 先看光刻胶这东西,说是芯片制造的 “隐形墨水” 一点不夸张,光刻机再牛要是没有匹配的光刻胶,就像高档钢笔灌了劣质墨水,根本画不出精细的电路。 全球光刻胶市场基本被日本企业包圆了,东京应化工业一家就占了 22.8% 的份额,再加上信越化学这些同行,日本企业合计拿走了 75.9% 的市场,剩下的才轮到美国杜邦这些玩家分羹,所谓 90% 的占比其实是高端领域的真实写照,尤其是 EUV 光刻胶这种最先进的品类,日本手里攥着九成的核心专利,别人想绕都绕不开。 更狠的是日本在产业链上的卡位,光刻胶生产需要的顶级纯度溶剂 PMA,全球能做顶尖水准的没几家,基本还是日本企业说了算。 而且日本材料商和 ASML 这些光刻机巨头磨合了十几年,产品能做到 “量身定制”,新玩家就算搞出配方,想进入台积电、三星的供应链,还得经过 2 到 5 年的验证期,没人敢拿芯片良率冒险试新货。 再看氟化氢,虽然 70% 的占比比光刻胶低些,但电子级氟化氢的纯度要求能到 99.9999% 以上,差一点杂质就可能毁掉整片晶圆,日本在 EUV 级这种高端品类上还是独一份的存在。 2019 年日本就给韩国演过一回这出戏,当时限制了光刻胶、氟化氢等三种材料出口,韩国瞬间慌了神,因为他们超过 90% 的光刻胶和 40% 以上的高纯度氟化氢都来自日本。 韩国中小企业中央会调查显示,六成受访企业撑不过 6 个月,三星、SK 海力士只能靠库存续命,最后逼得 SK 海力士无锡工厂赶紧换成中国产的氟化氢才稳住生产。 那次争端还闹出个笑话,日本限制的材料被韩国用来生产索尼电视的零部件,最后反而让日本家电企业跟着紧张。 日本敢这么干,本质是吃定了技术壁垒够高。光刻胶里的树脂成分尤其是 ArF 以上级别,研发难度堪比制药,中国企业在 g/i 线光刻胶能做到 30%-40% 的国产化率,但 ArF 胶才刚到 2%-3%,EUV 胶更是接近空白。 就算是替代进展快的氟化氢,多氟多、巨化股份能供货国际大厂了,可超高纯度的 EUV 级产品还是得看日本脸色。 不过这两年日本的算盘有点打空了,2023 年跟着美国加码限制后,自家半导体销售额跌了 23%,东京电子股价暴跌 18%,连被寄予厚望的 “国家队” JS Foundry 都破产了,CEO 还坦言没料到中国技术进步这么快。 更讽刺的是,日本企业自己悄悄换了中国芯片,Restar、RYOSAN 这些销售商不再推日货,反而大量采购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用在本土汽车、家电上,毕竟中国 28 纳米以上芯片性价比已经追上日本了。 这就形成了个有趣的循环:日本靠材料垄断搞限制,反而倒逼各国加速替代,中国大基金三期砸了 3440 亿在卡脖子领域,容大感光在湿膜光刻胶占了国内半壁江山,彤程新材的 ArF 胶也量产了。 现在日本企业一边担心技术被超越,一边又舍不得中国市场,毕竟全球 40% 以上的光刻机都卖到了中国,真把客户逼成对手,最后只能是自己难受。 日本这波操作堪称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的典型,拿着几十年攒下的技术优势当筹码,却忘了产业链的本质是共生,真把路走窄了,再高的市场占比也得慢慢缩水。
美国又出新限制,不许向中国出口高端光刻胶TCL立马终止1.2万吨进口订单,转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