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0月23日表示:“普京并没有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以诚实和坦率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23 08:30:48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0月23日表示:“普京并没有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以诚实和坦率的态度来到谈判桌前。 在阿拉斯加进行了会谈,当特朗普意识到事情没有进展时,他离开了。今晚或明天早上,我们将宣布大幅增加对俄罗斯的制裁——这是针对俄罗斯联邦的最大制裁之一。”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一番表态,把美俄博弈的僵局摆上了台面。可在明眼人看来,不过是又一次老调重弹的威胁。贝森特口中的“最大制裁”,早有端倪。 10月22日美欧已抢先放出风声,美国率先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这两家企业的原油出口量占俄出口总量近50%,欧盟也敲定第19轮对俄制裁,不仅首次禁止俄液化天然气入境。 还把原油价格上限压到每桶47.6美元,连加密货币平台都被纳入限制名单。可这些所谓的“重拳”,真能打痛俄罗斯吗?答案恐怕要让贝森特失望了,自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的制裁早就堆到了天花板。 从冻结央行资产到踢出SWIFT系统,从能源禁运到科技封锁,能用的手段几乎试了个遍,可俄罗斯的经济非但没垮,反而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俄通过转向亚洲市场,把原油和天然气卖给中印等国,能源收入始终保持稳定。 在粮食出口上,更是靠着小麦、玉米的全球供应优势,赚得盆满钵满。制裁这把刀,砍了这么久早就卷了刃,现在再怎么加码,顶多是给俄罗斯添点麻烦,想让普京低头根本是天方夜谭。 俄罗斯为何能如此硬气?战场态势就是最好的底气。如今俄军在顿巴斯地区占据明显优势,不仅控制了大部分关键城镇,还在稳步推进战线。反观乌克兰,此前一直喊着“不放弃一寸土地”,如今泽连斯基也松了口,同意以当前战线为基础进行谈判。 这种局势下,俄罗斯怎么可能轻易让步?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谈判桌上的筹码从来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现在乘胜追击获取更多利益,才能为后续谈判攒足资本。 贝森特指责普京“不诚实”,说到底是嫌俄方不肯接受美方主导的谈判条件,这种只许自己占便宜、不许对方讲条件的逻辑,未免太霸道。更讽刺的是,美西方的制裁早已陷入“反噬自身”的怪圈。 欧盟为了跟进美国的制裁,硬生生把自己逼进了能源困境。之前禁运俄原油,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工业企业成本飙升,不少工厂被迫停产;现在又禁液化天然气,寒冬将至,普通民众的取暖费又要翻番。 斯洛伐克迟迟不肯同意第19轮制裁,不就是怕影响本国汽车产业和能源供应吗?美国看似置身事外,其实也没捞到好处。俄反制性地限制化肥出口,推高了全球粮食价格,美国国内通胀压力陡增,农民的种植成本也涨了不少。 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操作,与其说是制裁俄罗斯,不如说是在消耗自己。特朗普政府大概忘了,之前张罗的布达佩斯峰会都已被搁置,这本身就说明美俄之间的分歧根本不是制裁能抹平的。 俄罗斯要的是解决冲突的“根源性问题”,不仅要控制整个顿巴斯,还要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等安全诉求;而乌克兰虽同意停火,却要求西方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甚至想让北约驻军。 这些核心矛盾,靠加码制裁能解决吗?显然不能。美方不拿出务实的解决方案,反而寄希望于制裁威胁,只会让俄方更坚定立场,毕竟“越压越硬”本就是俄罗斯的民族性格。 贝森特口中的“最大制裁”,更像是特朗普政府的“政治表演”。眼看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需要用对俄强硬的姿态争取选票,制裁就是最容易拿来作秀的工具。可选民也不傻,之前多次制裁都没效果,这次大家早就没了期待。 更何况,美国企业界对持续制裁怨声载道,不少公司因失去俄罗斯市场利润大跌,纷纷游说政府放宽限制。这种内外承压的情况下,新制裁恐怕刚出台就会面临重重阻力。 “打蛇打七寸”,解决俄乌冲突的关键从来不是制裁。全球都看得明白,只有坐下来平等对话,兼顾各方核心利益,才能找到破局之道。俄方的安全关切需要被正视,乌方的生存需求需要被考虑,而美西方不能再抱着“拉偏架”的心态拱火。 可现在美国非但不推动务实谈判,反而变本加厉搞制裁,这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激化矛盾。说到底,贝森特的制裁威胁不过是虚张声势。美西方的制裁工具箱早已见底,俄罗斯的抗压能力远超预期,战场态势更不在美方一边。 再这么一味加码制裁,只会让美西方自己陷入更深的死胡同,既解决不了俄乌冲突,还会拖累全球经济复苏。普京的冷静与坚定,恰恰反衬出美方的焦虑与短视。要是美国还拎不清,继续把制裁当万能钥匙,最终只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毕竟在绝对的实力和清醒的战略面前,任何威胁都是纸老虎。

0 阅读:3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