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巴士加征关税,却给卡车开绿灯!双重标准背后,谁在为政策买单?

小姚的世界 2025-10-23 08:52:37

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从11月1日起,对进口巴士加征10%的关税。美国卡车巴士关税新政,将“双重标准”演绎得淋漓尽致:对巴士加税施压企业,对卡车豁免搞差别对待,号称保护本土,实则让本土企业成本上涨、消费者为此来埋单 这一政策再度印证了美国的“双重标准”,也会对巴士企业造成直接冲击。毕竟,比亚迪等在美销售巴士的企业,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华盛顿这手关税牌打得实在精妙。一边给卡车开绿灯,一边对巴士亮红灯,同一个政策里藏着两套算法。这种选择性征税的游戏,像极了商场里买一赠一的套路,只不过这次赠的是贸易壁垒。 看看数据更让人心惊。美国公共交通协会统计显示,全美45%的通勤巴士车龄已超过报废年限。本土制造商根本无法满足更换需求,这时候对进口巴士加税,等于掐住了城市交通的咽喉。 比亚迪在兰卡斯特的工厂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如今每辆车要凭空多出数万美元成本。这些钱最终会转嫁给采购公交的市政部门,而市政预算来自纳税人腰包。所谓保护本土产业,原来是用民众的血汗钱买单。 缅因州一个小城刚取消20辆电动巴士订单,市长在听证会上直言“关税让我们的绿色转型计划搁浅”。这不是孤例,芝加哥、洛杉矶的交通官员都在重新评估采购计划。环保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行动却在拖后腿。 更讽刺的是重型卡车享受豁免待遇。游说团体公开承认“这是为了保障物流业利益”,难道公共交通就不配拥有同等待遇?每天乘坐巴士的普通民众,在政策制定者眼里似乎低人一等。 这种双重标准早有先例。去年欧盟钢铝关税争端中,美国就给盟友开过小灶。如今不过是把剧本搬到交通领域重演,连台词都懒得换。所谓公平贸易,原来是谁嗓门大谁定规则。 深究背后逻辑会发现惊人真相:本土巴士制造商普罗泰拉去年仅交付82辆车,而美国年需求超过4000辆。保护落后产能反而抑制行业进步,这种掩耳盗铃的戏码正在真实伤害美国社会。 中国车企在美工厂雇用了上千名当地工人,兰卡斯特工厂的工会上个月还在表彰优秀员工。新关税政策实施后,这些贴着“美国制造”标签的巴士反而要缴纳更高关税,实在荒诞得令人发笑。 观察家们注意到一个细节:政策发布时机恰逢中期选举前夕。某些议员在摇摆州需要汽车工会选票,于是拿贸易政策当竞选筹码。政治算计碾压经济规律,最终苦的还是老百姓。 从更广视角看,这出闹剧折射出美国产业政策的深层矛盾。既要维持自由贸易旗手形象,又放不下保护主义旧习,左右互搏的结果就是出台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政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369

评论列表

一统山河

一统山河

2
2025-10-23 12:41

利益保护、资本掠夺体现资本主义的本质,老特是纯粹的资本家。

用户10xxx32 回复 10-23 14:30
袖仙,你试猜猜月亮什么时候撞地球?

東来

東来

2
2025-10-23 23:52

怎么才能做到他求你卖?建议比亚迫解散在美工厂!

云语者

云语者

1
2025-10-23 22:03

因为人家卡车有协会,公交车哪来的协会组织

猜你喜欢

小姚的世界

小姚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