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印即将达成协议,特朗普做出重大让步,要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中国? 据多家外媒22日报道,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印即将达成贸易协议。协议将以能源和农业为重点,印度可能允许增加美国非转基因玉米和豆粕的进口,逐步减少俄罗斯原油的采购量。而特朗普也做出了重大让步,将印度商品的进口关税从50%降低到了15%-16%。 这两天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的强硬作风算是彻底出圈了,刚用“地狱之火”的表态让美国那边坐不住,转头就和韩国产业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的视频连线里,把韩方的强硬态度给磨成了软话。 韩联社报道里那股子着急劲儿藏都藏不住,一会儿说“愿意保持沟通”,一会儿提“积极协商”,满脑子就想着早日解除对韩华海洋子公司的制裁,跟10天前发布政策白皮书时的嚣张模样比,简直像换了个政府。 10月12号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白皮书里,还大张旗鼓说要加强和美国在海事、半导体领域的合作,甚至放话要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端船舶零部件,那架势仿佛已经抱稳了美国的大腿。 可他们忘了,自家造船业的命脉早就在中国供应链上系着呢,韩华海洋这事儿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家韩国第三大船企一边靠着中国的材料和设备过日子,一边却主动给美国递“投名状”,3月份的时候直接致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不光“强烈支持”针对中国造船业的301调查,还把行业里的财务数据、运营细节都抖给了美国,活脱脱一副帮凶的模样。 更过分的是,他们去年掏一亿美元买下美国费城造船厂,今年8月又追加50亿美元升级改造,连韩国总统李在明访美时都特意去站台,摆明了要帮美国实现“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的计划,转头还解散了在华的合资船厂,忙着剥离中国资产,这“吃饭砸锅”的操作真是把算盘打到了极致。 中方14号的制裁令一出来,韩国那边立刻就慌了神,制裁当天韩华海洋的股价直接暴跌超5%,收盘时跌幅都还有5.8%,市值一下就蒸发了近2万亿韩元,这笔钱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是百亿级别,相当于韩华海洋去年全年净利润的好几倍。 韩国总统李在明正开着会呢,听说消息立马中断会议,火急火燎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那场面估计比自家球队输了世界杯还紧张。 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韩华海洋根本离不了中国供应链,船用钢材里有20%得从中国进口,这些钢材可不是普通建材,是造大型商船和军舰的关键材料,换成日本或欧洲的供应商,不仅成本要涨15%到20%,交货周期还得拖3到6个月,船东们哪有耐心等这么久。 更要命的是稀土永磁材料,这玩意儿是船舶永磁电机的核心,韩华海洋的依赖度超过70%,而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都在中国,美国本土那点加工能力连塞牙缝都不够,想找替代源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别说他们45%的货物中转都得靠中国港口,制裁一落地,船舶停靠、物流协作全得卡壳,运营成本蹭蹭往上涨。 韩方这时候才后知后觉,自己押错了宝,他们原以为抱上美国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可中方制裁公布后,美国那边连句像样的安慰都没有,既没出面帮着沟通,也没说给找替代供应链,完全是一副“盟友冲锋陷阵,我在后面看戏”的姿态。 之前韩国喊着要给美国投1500亿美元搞造船合作,现在看来更像是拿自己的钱给美国输血,最后血没输成,自己先缺血了。 其实中方这记制裁打得相当精准,专门盯着韩华海洋的5家美国子公司下手,没动它的韩国本土主体,明摆着是给韩方留了转圜的余地,既敲醒了那些想“借美遏华”的企业,又没把双边关系逼到绝路。 韩国造船界心里跟明镜似的,庆熙大学的专家都分析了,这只是“第一阶段警告”,要是再跟着美国瞎折腾,下次制裁可能就轮到HD现代、三星重工这些巨头了。 要知道韩国造船业占全球29%的份额,但高端领域全离不开中国技术,LNG船的核心隔热材料、美军驱逐舰雷达里的稀土组件,全得从中国进口,这种深度绑定的关系,哪是说断就能断的。 再碰上李成钢这种谈判风格强硬的对手,韩方更是没了底气,之前在西班牙的谈判里,美国扬言要收紧半导体管制,李成钢当场就放话要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还警告美方要是管控芯片出口,中方就严控稀土,几句话就让美方代表贝森特眉头紧锁,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强硬作风,韩国早有耳闻。 这次视频连线,面对这么个“凶名在外”的对手,再想想自家企业的困境和美国的冷漠,韩方哪还硬气得起来,只能乖乖放低姿态说软话。 说到底,韩国这次是栽在了“拎不清”上,没搞明白自己的产业链命脉到底攥在谁手里,就急着跟美国站队。 中国连续18年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占他们出口总额的22%,半导体、造船这些核心产业全靠中国市场和供应链撑着,之前韩国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一年就降了20.3%,已经吃了一次亏,现在又在造船业上犯同样的错。 这下好了,股价跌了,市值没了,总统急了,才想起要跟中方好好谈,早干嘛去了。
中方再次掀桌,美拒缴163万港务费,特朗普一口咬定:政策出问题 这哪里是“拒
【29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