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学医的博士同学聊完,颠覆了我对医院的认知。 很多人都觉得现代医学几乎什么病都能治好,其实不是。他告诉我,病分三种:一是感冒这类能自愈的病,根本不用治,二是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这些慢性病,现代医学其实治不好,三是真正需要去医院也能治好的病——但这类极少,可能不到10%。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去医院,要么本来就能自愈,要么也根治不了。 再说说体检,我和爱人同一天看牙,同一个医生,说她“刷牙太用力”,说我“刷牙时间不够”。到底该怎么刷?没有标准答案。现在体检指标统一,但人跟人不一样,结果几乎谁都能查出点“问题”。 我妈手腕骨折,第一家三甲医院要手术,第二家却说固定静养就行。后来没手术,也痊愈了。你看,同个城市、同等级医院,医生的判断可以完全不同。 医院也有经营压力。比如新生儿黄疸,很多孩子被要求照蓝光。我家老二出生时,我就拒绝了,刚出生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妈妈身边吃奶,而不是独自去照光。事实证明,不照也没事。 大家有了医保之后,多开药、多检查,大家也觉得“反正能报销”,这反而助长了过度医疗。 聊这些不是否定医学,而是想提醒:在健康这件事上,我们是否太依赖医院?却忽略了身体的信号?是否被“标准”绑架,少了点自己的判断? 我是觉得应该理性看待医疗,该有自己的见解 ,而不是过度依赖医院和医生,多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很多疾病前期都是有征兆的,毕竟自己是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久病成医”这句话,很有道理,最终我们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你们说呢?
西医博士都为中医撑腰,你还觉得中医是“老掉牙”的玩意儿?网上老有人吐槽中医
【4评论】【2点赞】
玄空子
还有一个“久病成医”的故事:一对夫妻,老公得了十几年的慢性支气管炎,每次受凉后气促发作,都是老婆照顾送医院,安排抗生素,激素,氨茶碱就能很快缓解,住院3-5天就出院,他老婆就自诩“久病成医”。后来有一次受凉后气促发作,伴随水肿,医师说合并心力衰竭,要求用利尿药 ,但是用利尿药后老公双小腿肌肉抽搐,老婆就说医师用错药了,她照顾十几年,老公是什么病她会不懂?就拒绝用利尿药,要求按她的“抗生素 激素,氨茶碱”三件套来。医生说这三个药要用,但是抗心衰药也要用才行呀!不听,最后自己出院到诊所去治疗,最后喘到接不上气再来医院,进入ICU,没了。
分科而学
打着科学幌子自欺欺人的医学,不知道什么是病,把症当病瞎折腾,掩盖症状抗病当治病,小病治成大病
用户24xxx65
大家都没学过医,何来自己的见解?
玄空子
新生儿黄疸,分生理学和病理性,生理性不需要照蓝光 ,正常母乳喂养就行。病理性就需要照蓝光,不然留下脑部智力障碍后遗症。我不敢赌,娃黄疸我就安排照蓝光了,因为之前有个同事的娃就是病理性的黄疸,不照蓝光后来留下后遗症,他们夫妻一直很后悔。
似曾相识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电视上听钱学森一席话,就认为自己是导弹专家啦。